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1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讲义.ppt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1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三小问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得出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第四小问影响,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得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第(2)问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 的途径是经商。”得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得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据材料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得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得出抑商和惠商是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答案】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要点二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史料二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探究】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史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信息解读】 史料一反映出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的直接目的在于防止敌对势力与倭寇相勾结;同时反映出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海外诸国的重要性。史料二中体现出对外贸易的地点、居住活动以及货物种类均进行限制,说明清朝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加强对外贸易的控制力度。 【提示】 (1)背景:明政府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2)“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发展到顶峰。 [归纳拓展] “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的异同 要点三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史料三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探究】 (1)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 (2)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没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中“百货不通,民生自蹙”“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反映了海禁政策的恶果;更为严重的是“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料二中“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商贾断绝,城邑罢市”可知统治者横征暴敛,加重征税,其直接后果是限制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史料三中“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可推知明清金融机构的发展创新有限,直接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未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最终转型。 【提示】 (1)原因: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众设关卡,征收重税;“海禁”和闭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