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016·海南高考·T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解析】 由“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反对教皇单独解释《圣经》,故A项错误;四五世纪时,圣像崇拜完成了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的宗教教育,这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到7世纪时,圣像已经普遍进入普通教堂和一般信徒家中,十字架、福音书、圣物和圣像等组成了一个象征体系,把与神有关的东西神圣化,与自由阅读的做法不符,故B项错误;题中只是谈到能自由阅读《圣经》,是对信仰的强化,故C项错误;由“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5·北京高考·T20)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解析】 通过题干时间“1521年”和地点“维登堡大学”,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可知,该图画以基督为门徒洗脚的善良行为,反衬教皇让门徒跪着吻脚的骄狂行为,从而达到抨击罗马教廷、宣扬宗教改革的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C项错误。B、D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 A 6.(2014·海南高考·T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解析】 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可能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教信息,故D项错误。选择C。 【答案】 C 7.(2015·广东文综,节选)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时间“中世纪后期”以及材料“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等信息可以分析出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阐述。 【答案】 人文主义。 背景:政治: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探究】 (1)阅读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并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2)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者的观点。 (3)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是如何推动文学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中“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指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映了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史料二中“不是……而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个性解放。史料三中“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表明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等。史料四反映了文艺复兴对文学和近代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 【提示】 (1) 含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 (2)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 (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提倡开拓创新,引发了很多科学家去钻研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而且文艺复兴摆脱了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从而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归纳拓展]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1)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否定神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 (2)追求的目标: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追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讲义.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第40讲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讲义.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9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讲义.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总结讲义岳麓版.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讲义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6讲原子结构讲义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讲义岳麓版.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讲义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化学能与热能讲义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讲义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3.13.39启蒙运动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整合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4宋明理学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八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讲义.ppt
-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3.15.4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讲义.ppt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