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用心 爱心 专心
语文版七上第四单元
空 城 计
[学习目标]
1.运用提炼概括法,理清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运用提炼概括法,理清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三国演义》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三国演义》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空城计》。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运用提炼概括法,理清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作者简介及故事背景
1、作者简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一读有关作品和作者的介绍。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2、故事背景
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此前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当。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查字典标注拼音。(3)结合课下注释批注不会翻译的字词意思,疏通课文大意。
2、教师播放《空城计》视频,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五、速读课文,理清情节。
1、第一步,浏览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明确:一、开端(第1段);二、发展(第2段);三、高潮(第3、4段);四、结局(第5、6段)。
2、第二步,提炼词语,概括段意。
示例:请同学们精读课文第一段,画出关键语句。
学生明确: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请学生把语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
学生明确: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
请学生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学生明确:司马懿兵临西城——兵临西城
3、总结方法,灵活运用。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运用的就是提炼概括法,它的具体步骤是: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分别概括其他各段段意。
学生明确:第二部分:临危施计;第三部分:司马中计;第四部分:孔明释计。
六、析读课文内容。
1.析读“空城计”背景。
问题:请同学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孔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空城计”的?从文中画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明确:(1)军力对比悬殊。司马懿有大军15万,诸葛亮只有2500军兵;(2)将帅对比悬殊。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司马懿有司马昭等大将(3);情况危在旦夕。“众官听到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官员们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变了脸色。
2、析读“空城计”方法。
问题:孔明的“空城计”“空”在何处?
抽读课文第二部分,小组互相讨论。
学生讨论明确:(1)“空”在无兵。孔明下令藏起战旗,隐藏士兵,叫敌人看不到士兵。(2)“空”在无人言语。“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城里听不到诱人说话声,突出空字。(3)“空”在城池。“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让人一看就是空城。(4)“空”在空闲。孔明只带两个小童,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让人感觉空闲。
第二课时
六、析读课文内容。
3、析读设计成功原因。
开课导语: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乃“魏之名将”是个狡猾奸诈之人,可他为什么会中计呢?原因都有哪些?
学生自主学习勾画,明确:原因主要有:(1)司马懿谨慎、多疑。“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司马懿不相信眼前是一座空城,就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对诸葛亮十分了解,深知诸葛亮用兵之道。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作文高效演练1.doc
-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doc
-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技法 “鞋中的沙子”写作导引话题作文.doc
-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母亲人物 与快乐相连的回报.doc
-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赚“迟到的钞票”.doc
- 2012届高考语文全国模拟重组预测试卷5A新人教版.doc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决战精品 01阶段质量评估学案(四) 新人教版.doc
- 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知识复习2.doc
- 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知识复习3.doc
- 2012届高考语文测试题 诗歌鉴赏(3) 新课标 .doc
- 2012年下学期仁寿联校九年级思想品德科半期检测试题 教科版.doc
- 2012年七年级语文秋学期《忆读书》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201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问题导读—评价单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年中考化学一轮化学复习学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doc
- 201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金属和金属材料》问题生成—评价单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年中考化学真题精品解析分类汇编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三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智能升级检测.doc
- 201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信息给予与开发类试题智能升级检测.doc
- 2012年中考地理冲刺试题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