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二模)统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自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德的来源经历了由天(或上帝)到祖先,再到不假于天、不假于神灵的生者之德。这表明
A. 个体意识日益提升
B. 人文精神盛行
C. 迷信思想逐渐淡化
D. 宗法制度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认为德的来源由上天到祖先再到个人,体现的是个体意识日益提升,A选项符合题意。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突出的是人欲,材料与人文精神无关,B选项排除。迷信思想逐渐淡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D选项排除。
2.汉初,山东一带曾有许多六国的后裔和豪强,刘邦下令让他们离开家乡,迁到关中居住。此举主要目的是
A. 发展关中经济
B. 抑制土地兼并
C. 稳定地方秩序
D. 实现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强制六国的后裔和豪强到关中居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地方秩序,C选项符合题意。发展关中经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抑制土地兼并问题,B选项排除。汉初已经实现国家统一,D选项排除。
3.据下图可知,唐代
A. 南北作物有所交流
B. 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C. 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粟是北方的粮食作物,水稻是南方的粮食作物。材料可以看出,北方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南方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种植粟,说明南北作物有所交流,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结论,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统治区域的扩大,C选项排除。唐代经济重心已经在南移,D选项排除。
4.明末周灿有诗曰:“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了当时
A. 草市成为主要交易场所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逐利风气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冲击,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观念的变化,不能得出草市成为主要交易场所,A选项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不能体现,B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C选项排除。
5.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出现用洋纱替代土纱织布的现象。19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现象逐步扩展到华北和内地各省,19世纪80年代,云贵、四川、东北等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这表明当时中国
A. 纺织业水平急剧下降
B. 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D. 传统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表现就是耕织分离和洋纱取代土布,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的冲击,不能得出纺织业水平急剧下降的结论,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通商口岸,B选项排除。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的说法不符合当时的情况,且材料未涉及,C选项排除。
6.19世纪90年代以后,谈论西学中源的维新士人越来越多。例如薛福成就认为西方近代文明不过是“取法于中华”;郑观应也极力论证西方之算学、地理等皆源于中国古代典籍。“西学中源”说的主要目的是
A. 抵制愈演愈烈的崇洋风气
B. 减少学习西方文化的阻力
C. 阐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D. 揭开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以后,谈论西学中源的维新士人越来越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人士强调西学中源主要是为了争取传统势力的支持,减少改革的阻力,B选项符合题意。抵制愈演愈烈的崇洋风气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减少改革的阻力,与阐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说法无关,C选项排除。最早的西学东渐是在明中叶后,D选项排除。
7.1944年,八路军与日军在晋绥边区黄树坪村发生战斗。对这场战斗发生的时间有如下记载,见下表所示。
后来的学者根据这些记载,并查阅当时的《抗战日报》等文献,确证战斗发生于10月23日。这说明
A. 来自不同渠道的相同结论一般较可靠
B. 无确切时间的历史叙述往往值得怀疑
C. 当事人的口述史料是寻找真相的钥匙
D. 历史真相可以在多方互证中得以还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偏关县志》、研究者的采访、当事人的回忆及学者的考证”可知历史的真相可以在多方互证中得出结论,D选项符合题意。来自不同渠道的相同结论一般较可靠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无确切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练习.doc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整式及其运算》状元培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测试卷(含答案).doc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 填空题训练含答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2.1 有理数知识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正数和负数 同步测试题.docx
-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4《绝对值与相反数》 【 练习】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三中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新 疆乌鲁木齐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山西省晋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A卷) 含解析.doc
- 陕西省商洛商南高中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卷 含解析.doc
-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含答案.doc
-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
- 上海市黄浦区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
- 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二模)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非数学B类).pdf VIP
- 自考本科《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2025年4月模拟题附答案.docx VIP
- 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docx VIP
- 《野外辨别方向》课件.ppt VIP
- 2024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非数学A类).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 VIP
- 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docx VIP
- 万科示范区验收移交指引.docx VIP
- 唐代僧人的法律规范-政大机构典藏.PDF
- 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5【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2章第1节】(原卷及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