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构造环境及其判别方法---肖庆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实验的和天然的SP花岗岩成份的比较结果 1. 由泥质岩产生的熔融物具有低的CaO/Na2O(﹤0.3) 2. 由砂屑岩产生的熔融物具有低的CaO/Na2O(﹥0.3) 3. 对于已知源区来说,较热的,大规模部分熔融体其Al2O3/TiO2比起比较冷的、小规模的部分熔融体低得多。 SP花岗岩Al2O3/TiO2 比值常常随CaO/Na2O 比值降低而增加 不同造山带源岩判别结果 2.利用CaO/Na2O与SiO2和FeOt+MgO+TiO2 关系判断物质来源图解 CaO/Na2O低的(0.3)和高(0.3)后碰撞SP花岗岩侵入体SiO2与 FeOt+MgO+TiO2(wt.%)的图解 结 论 1. 高的SiO2(﹥71wt%)和低的FeOt+MgO+TiO2(﹤4%)Sp既有高的也有低的CaO/Na2O,为混合型。 2. 低的SiO2(﹤71%)和高的FeOt+MgO+TiO2(﹥ 4%)Sp花岗岩仅含高的CaO/Na2O,为砂屑岩。 3. 高的SiO2(﹥ 71%)和低的FeOt+MgO+TiO2(﹤2%)Sp仅含低CaO/Na2O,为泥质岩。 利用Al2O3/TiO2比值判断SP花岗岩形成温度 SP花岗岩Al2O3/TiO2的比值反映SP花岗岩熔融物的相对温度,是宏量SP花岗岩形成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值越低,其形成温度越高。如果由泥质岩和砂屑岩派生出来的SP花岗岩中具有高Al2O3/TiO2比的那些岩石,是在更低的温度下生成的。 利用Rb-Sr-Ba系统的比值判断SP花岗岩源区与熔融温度 1. Rb/Sr随Rb/Ba增长的线性关系 CaO/Na2O高(﹥0.3)Sp具有较低的Rb/Sr和Rb/Ba 2. 页岩比杂砂岩具有较高的Rb/Sr和Rb/Ba比 两种主要过铝花岗岩类类型的判别标准及其成因 不同情况下的CaO/Na2O对Al2O3/TiO2的图 过铝花岗岩的分类2 按巴尔巴林提出的成因观:它们强烈反映的是地壳部分熔融的条件和其成因,而不是来源性质决定的。 1. 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MPGs), (过铝质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类) 2. 含堇青石过铝质花岗岩类(CPGs) (含堇青石的过铝质英云闪长岩到二长花岗岩) 含白云母过铝花岗岩类(MPGs)特点 1. 成分:接近花岗岩最小熔融体成分,主要由淡色花岗岩组成(由富含长石和钠质斜长石的、含镁铁矿物不到5%)。 2. 特征矿物:岩浆相白云母(粒粗、自形;没有被其它矿物包裹,或不规则地包裹;有光学屡变环带;有次要和主要熔融面、生长结构;黑云母、磷灰石和锆石包裹体平行白云母晶面的特征性分布;富含Ti、Na和Al,贫Mg和Si)。 3. 形成巨大深成岩体。 含白云母过铝花岗岩类(MPGs)特点 4. 包体少,只有岩体边缘有一些包体; 5. 产状定位在横推型或迹掩型的韧性剪切带中一,如高喜山花岗岩定位在主中央迹冲带上; 6. 成因:由“湿”深熔作用产生; 7. 演化程度:岩浆分异作用以过铝性的快速到极速增强为标志,即随着分异作用进行,过铝性大大增强。 含堇青石过铝质花岗岩类(CPGs)特点 1. 成分:主要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 2. 特征矿物:岩浆相堇青石(有一些岩体不存在),通常为自形柱,一般因发生“块云母化”而转变成次生白云母和绿泥石; 3. 虽然构成巨大深成岩体或岩盘,但以深熔杂岩体产出; 4. 包体: 丰富包体,包括暗残体和镁铁质微粒包体,其中某些包体可能代表受到改造的源岩; 5. 产状:多数定位在造山带核部中深成变质杂岩中 6. 成因:“干”深熔作用产生,由底侵或拆沉提供热; 7. 演化程度: 由富含黑云母英云闪长岩到二长岩组成,并且朝很酸性岩石演化,随着分异作用进行,过铝性略有增经(4,5,6) B. 由富含堇青石花岗岩类构成,随着分异作用进行,过铝性大大减弱(1,2,3) 含堇青石过铝质花岗岩类(CPGs)特点 典型过铝质花岗岩类组合的演化 判别标志 野 外 产 状 特征矿物 岩石组合 含白云母过铝质二云母二长花岗岩(MPGs) 呈巨大深成岩体侵入 白云母 淡色花岗岩类、二云母花岗岩,包体少 含堇青石的过铝质英闪岩到二长花岗岩(CPGs) 以深成岩体或岩盘式深熔杂岩体产出 堇青石(含大量黑云母) 英闪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 包体多,包括暗残体和镁铁质微粒包体 类 型 两种过铝质花岗岩类的成因 MPGs与CPGs花岗岩特征明显不同 两种主要过铝质花岗岩类的判别标志 分异作用 过铝性 构造环境 成 因 分异演化程度最高 过铝性随分异作用大大增强,并以快速或极快速度变化 产在地壳加厚的横切造山带的横推断层或者逆掩型的韧性剪切带中,由地壳加厚热引起的深熔作用形成的 地壳岩石“湿”的深熔作用和岩浆的结晶分离作用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