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生物圈 思考: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吗?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 ??? 一、生物圈的范围 在这20千米的厚度当中,我们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问题:这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 大气圈:飞翔的昆虫和鸟类,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水圈:到处有生物,但由于依靠阳光生活的浮游生物 多在浅水区活动,以他们为食的其他动物也在 水的上层活动 岩石圈: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花草树木,各类昆虫,飞禽走兽,水生生物,真菌细菌等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分布: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处 于稳定状态。 作用: 1、改善生态环境,有 “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2、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 副业产品。   分布: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 特点:动植物种类较少,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 作用: 1、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2、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 分布: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还有部分大型藻类,如:海带、紫菜等。 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作用:1、调节全球气候 2、丰富的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 分布:河流、湖波、沼泽、浅滩等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本书特指沼泽地 动物:鳄鱼、丹顶鹤。 麋鹿也称“四不象”,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全身灰褐色。 植物:主要是草本 作用:涵养水源、防止暴风雨、减缓洪水等。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由农民来管理农作物,因此,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动植物种类较少。 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活所需。 分布:在人群较多的地方 特点: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有“地球之肾”之称。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资料分析 分析下面的资料。 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河里的龟、鳄等爬行动物会看爬到河岸上产卵。鹭吃河里的鱼、虾、河蚌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动物,有时要到河边喝水。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种子吹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有在些地方,人们的饮用水也取自河流。 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河流(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源头 源头 沿途 形成 流  入 灌溉 供水 返回 小结: 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2、从地域关系来说,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洄游,鸟类的迁徙,人类的活动) DDT的危害 DDT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的蒸发。鱼、贝类对DDT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例如牡蛎能将其体内的DDT含量提高到周围海水水体中含量的7万倍。 DDT 农田生态系统 DDT 农田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结论: *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水边的白色污染 *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颜色越蓝,表示臭氧的密度越低。 01 居住区 农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