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技术1 绪论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脉冲提取法 电脉冲可以导致细胞壁的损伤,使细胞的通透性增加,操作条件温和,时间短,易于控制,并且可以做到不影响细胞生长 多种破碎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细胞破碎率,实现目标产物的精确提取 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 (1)细胞的处理量 (2)细胞壁的强度和结构 (3)目标产物对破碎条件的敏感性 (4) 破碎程度 适宜的操作条件应从高的产物释放率,低的能耗和便于后步提取等方面进行权衡 固液分离技术 收集胞内产物的细胞或菌体,分离除去液相,或者是收集含生化物质的液相,分离除去固体悬浮物,如细胞、菌体、细胞碎片、蛋白质的沉淀物和它们的絮凝体等。 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过滤 离心 膜分离 常规过滤 在一定的压力差下,利用多孔性介质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 错流过滤  错流过滤:在泵的推动下料液平行于膜面流动,与死端过滤不同的是料液流经膜面时产生的剪切力把膜面上滞留的颗粒带走,从而使污染层保持在一个较薄的水平。 错流过滤 过程示意图:料液快速经过薄膜,以减少形成滤饼 特点 a 介质阻力大 b 不得到干滤饼 c 需要大的膜面积 d 收率高 (97-98%) e 质量好 f 减少处理步骤 过滤介质 无定形颗粒:无烟煤、砂、颗粒活性炭、铁矿砂等 成形颗粒:烧结金属、烧结塑料以及用合成树脂粘结的硅砂、塑料颗粒等,做成圆筒形或板状。 非金属织补棉:化学纤维、玻璃纤维织品、长纤维滤布、短纤维滤布。 金属织布:不锈钢丝或铁丝等的织布。 无纺品:纸、毡、石棉板、合成纤维无纺布等。 助滤剂 在过滤操作中,为了降低过滤阻力,增加过滤速率或得到高度澄清的滤液所加入的一种辅助性的粉粒状物质,称为助滤剂。 其原理是减少滤渣的可压缩性,保持滤饼疏松不至堵塞滤孔。 通常是具有硬度的,惰性的固体颗粒,例如硅藻土,石棉等。 固液过滤分离设备 板框 鼓式真空过滤机 板框压滤机 它最重要的特征是通过过滤介质时产生的压力降可以超过0.1MPa,这是真空过滤器无法达到的。 板框压滤机已有很长历史。 真空转鼓过滤机 真空转鼓过滤机 优点:真空转鼓过滤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连续、处理量大。特别适合固体含量大(10%)的悬浮液的分离,在发酵工业中广泛用于霉菌、放线菌和酵母发酵液或细胞悬浮液的过滤分离。 缺点:由于受真空度的限制,不适于菌体较小和粘度较大的细菌发酵液的过滤,且过滤所得固相的干度不如加压过滤。 离心分离 定义: 借助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促使不同大小,不同密度的粒子分离的技术。 离心分离方法 差速离心——工业上最常用的离心分离方式 菌体、细胞 大小/μm 离心力/g 实验室 工业规模 大肠杆菌 2-4 1500 13000 酵母 2-7 1500 8000 血小板 2-4 5000 - 红细胞 6-9 1200 - 淋巴球 7-12 500 - 肝细胞 20-30 800 - 区带离心——多用于生化研究 事先在离心管中用某种低分子溶质调配好密度梯度,在密度梯度之上加待处理的料液后进行离心。 常用密度梯度物质: 蔗糖、CsCl、NaBr 实验室常用的转子 碟片式离心机 传统离心机,为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心机。最大处理量达到300m3/h,常用于大规模的分离过程。 适用范围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细胞碎片 碟片式离心机 人工排渣的碟片离心机 喷嘴排渣的碟片离心机 活门(活塞)排渣的碟片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是一种分离效率很高的离心分离设备,其转鼓细长,可在15000-50000的高转速下工作,分离因数可达104-6×105。它设备简单、操作稳定。 适用范围: 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病毒、蛋白质、核酸等。特别适合一般分离机难以分离的固形物含量1% 发酵液的分离。 倾析式离心机 是一种靠离心力和螺旋的推动力作用自动连续排渣的离心机。具操作连续、适应性强、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的优点。 适用范围 特别适合固形物含量较多的悬浮液的分离。 凝聚与絮凝过程有何区别?如何将两者结合使用? 错流微滤与传统过滤方式有何区别?相比有何优点? * 使蛋白质变性的其它办法还有:大幅度改变pH,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加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较少的场合。 利用吸附作用除去蛋白质。 例如,四环类抗生素生产中,采用黄血盐和硫酸锌的协同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锌钾K2Zn3〔Fe(CN)5〕2的胶状沉淀来吸附蛋白质。 凝聚与絮凝 凝聚与絮凝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