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解析】 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他因素,D错误。 【答案】 D 3.(2017·海南卷)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解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离体的叶绿体在自然光下通过光反应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A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吸收红光,也能吸收蓝紫光,B、C错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不仅不需要ATP提供能量,还能产生ATP,D错误。 【答案】 A 4.(2017·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4月调研测试)用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 A.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 B.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 C.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 D.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 【解析】 若NaHSO3溶液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则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增加,则消耗的C5增加,故C5的含量将减少,C3的含量将增加,A错误;若NaHSO3溶液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则被还原的C3增多,消耗的C3增加,生成的C5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加,B正确;若NaHSO3溶液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则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 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C错误;若NaHSO3溶液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意味着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变慢,生产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D错误。 【答案】 B 5.(2018·江西省新余市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光反应产生NADH、ATP和O2,暗反应产生(CH2O) C.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化途径 D.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含量下降,C5含量升高 【解析】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光反应产生NADHP、ATP和O2,B错误。突然停止光照后,光反应即停止,[H]和ATP下降,C3的还原性减弱直至停止,而CO2 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但由于缺少[H]和ATP,C3不能被还原成C5而积累,使C3迅速增加;C5是植物体细胞内具有一定数量且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当CO2+C5→C3后又不能被还原再形成C5时,C5将迅速减少,D错误。 【答案】 C 6.(2018·江西省南昌市高三摸底调研考试)在甲、乙两玻璃管内盛有稀葡萄糖液20 mL。在甲管内加入一定数目的某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乙管内加入数目相同的另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再向两玻璃管液体内充入空气后,迅速将玻璃管密封,放置在光照明亮处。实验员每隔一定时间从两玻璃管内分别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内含O2和CO2的浓度。3 h 后,甲管CO2的浓度下降、O2的浓度上升;乙管O2的浓度下降、CO2的浓度上升。然后撤去光照,再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又历经3 h。问: (1)甲管内液体最可能呈何种颜色?并写出判断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撤去光照后3 h内,甲、乙两管液体中O2和CO2的浓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第一章 细胞概述 第一节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知识提升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章末知识提升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三节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第一章 细胞概述 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名师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与细胞的分子组成 1-1 走近细胞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与细胞的分子组成 1-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1讲 细胞与能量、酶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8 酶和ATP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9-30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9-3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9-31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9-34 生态环境的保护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9-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