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恢复力稳定性强弱的判断:一般与抵抗力稳定性成反比,但是也有例外,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 考法3 生态缸的制作和稳定性的判断 5.(2018·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生态瓶应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D.应定时向瓶内通气,并补充所需要的物质 【解析】 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以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A正确;由于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B正确;生态瓶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生态瓶不需要通空气,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进而提供氧气,可以确保该生态系统顺利进行,D错误。 【答案】 D 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解析】 甲瓶中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植食性小鱼)过多,所以应保持各组分的比例合适,方能使生态瓶维持较长时间。 【答案】 A 1.(2015·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达到一种平衡状态,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 B 2.(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大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可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传递效率 B.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C.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 D.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 【解析】 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只能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只能在10%~20%之间,A项错误;农业生态系统也需要一部分人为的系统外物质输入,例如施肥等,B项错误;动物粪便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C项错误;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D项正确。 【答案】 D 3.(2018·“超级全能生”全国卷26省联考)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温室效应 D.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O2 【解析】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错误;化石燃料除了燃烧可以产生CO2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D正确。 【答案】 C 4.(2018·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B.裸岩上群落演替顺序: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 C.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 D.在由草、鹿、狼构成的食物链中,鹿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 【解析】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A正确;裸岩上群落演替顺序: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B正确;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来自无机环境或生物,C正确;在由草、鹿、狼构成的食物链中,鹿排泄的粪便属于食物残渣,其含有的能量属于鹿的食物所含有的能力,即草所含有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D错误。 【答案】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2讲 实验设计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2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3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基因工程)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23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11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9 细胞呼吸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10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8 酶和ATP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2-5 细胞膜与细胞核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2-6 细胞器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2-7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及结构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名师课件.ppt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三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6讲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名师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