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学习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穆桂斌 简介; 一、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 1. 管理心理学关注什么;心理学; 2. 管理心理学的体系:研究模型; 阶段Ⅱ 权变模型;3.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里程碑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里程碑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里程碑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里程碑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里程碑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 霍桑实验 :是指20世纪20-3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郊外西方电气公司 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实验。 - 时代背景: 20年代之前经济人假设、“活机器”、“劳资关系紧张”; 2.5万人的大企业,专营电话机和其他电器设备,福利设施 不错,工人仍然不满、生产效率不高; “政府发起、专家参与、企业配合” - 实验时长:1924年11月— 1936年9月,历时12年。 - 实验阶段:第一阶段:照明实验(1924年11月—1928年8月) 第二阶段:大型访谈+装配工实验(1928年9月-1936年9月) ; - 照明实验 :1924年11月—1928年8月 - 实验内容 :验证车间照明程度和工人工作效率的关系 - 实验对象 :车间女工 - 实验分组:试验组 和 控制组(各6人) - 实验过程:改变照明条件(条件改善和变糟) - 实验结果:两组生产率都一直在提高 - 结论解释:被尊重感、集体感、事业感、参与感 影响生产率的主要不是工作条件,而是人际关系 ; - 访谈计划 :1928年9月—1930年9月 - 访谈对象 :试验组以外的工人 - 访谈内容 :对“公司领导、工资报酬、保险计划、职位晋升”等意见态度 - 访谈次数: 约2万次 - 访谈过程:专家小组实施、专心听取意见、从不打断工人 - 工人反应:“这是公司历来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公司早就该这么做了” - 结论解释:工人不是活机器,他们有想法、期待被重视 - 管理启示: “霍桑工厂当局的决定”; - 装配工实验 :1931年11月—1936年9月 - 实验内容 :探索非正式组织(群体)对工人生产效率的影响 - 实验起因 :“一位工头的主动请求” - 实验对象: 电话线圈装配男工 - 实验分组:试验组 (共计14人,9个绕线工、3个焊工、2个检验工) - 实验过程:小组工资制(以小组总产量计,鼓励提高产量) - 实验结果:发现了工人们在”合理的进行工作“ 干活不能太卖力、但也不能太懒惰、 不许向监工告密、不许假正经 - 结论解释: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存在、潜在的”游戏规则“; -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 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工资和待遇,而是工人的 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 - 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式组织; - 如果管理方只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 就必然会引起冲突。; 一、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三、群体心理与行为 四、领导心理与行为 五、如何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1)什么是知觉?; - 请用2-3个词汇描 述一下你看到的这 个人。;?他们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又是什么?;上面的测试说明了什么?;(2)知觉对我们有多重要?;(3)影响知觉的因素;(4)工作场所中常犯的知觉偏差; (5)归因;  ; 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型;(6)归因中的偏差;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能力(ability): 反应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这 是对个体能够做什么的一种现时的评估。;(2)能力的构成; 能力示例:塔里木油田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框架;塔西南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总览;(2)人 格;人格特质与类型;16种人格因素(一);16种人格因素(二);大五人格模型(OCEAN);大五人格与绩效之间的关系;A型人格  ;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