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语言障碍语言交流训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孤独症语言障碍语言交流训练 1、定义 语言障碍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交流障碍一般经历无口语期、仿说期、不善交流期三个合乎语言发育年龄的时期,不同时期,康复治疗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存在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即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1)录音设备、计算机辅助语言系统、早期语言评定与训练系统、沟通训练软件、孤独与多动症训练系统。 (2)发音训练所需训练工具,如:蜡烛、纸条、风车等,语言训练所需的图片实物及各类强化物等。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无口语期:此期孤独症儿童多在一岁至三岁年龄,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患儿仍不开口说话,还有些儿童曾经会发音,但到一岁半左右逐渐出现语言障碍,不用口语交流。重点要利用儿童有明显需求时训练行为表达,如口渴时儿童手指饮水的行为,治疗师要把握时机,训练模仿饮水的动作,以求教导儿童通过该动作完成表达需求,如果可以通过表达饮水动作实现交流的儿童,训练发“水”的语音。该时期主要训练内容: 1)语言相关能力训练、发音训练、通过视觉或听觉让患儿知道发音可得到反馈。 2)进行发音诱导训练,发音训练形式包括主动发音训练和被动发音训练,同时可使用早期语言评定与训练系统或沟通训练系统,积累词汇,为发有意义音节造好准备。 (2)仿说期:患儿表现为鹦鹉学舌样仿说,自创语言、自言自语。主要训练内容为听声音、听理解、恰当的指示、让患儿学会简单语句表达。训练儿童对各种声音的聆听,包括自然声、音乐、语言声,给予丰富的语言刺激并辅助夸张的口型和手势及面部表情等,恰当的指示。 1)拼音提示:出示妈妈的照片或指着妈妈,念“m” “m-a“mā”,用拼音的每一节给予提示; 2)字头提示:提示单词或短语开头的第一个字,儿童接下去说,然后再完成重复,如:“阿姨再见”; 3)动作提示:治疗师做再见手势的同时说“阿”,提示患儿说出“阿姨再见”; 4)口形提示:治疗师只做出夸张式的口形或发出很轻的声音,等待患儿大声说出; 5)口头提示:不能有任何的语音线索,在相应情景下,要求用“说话”表示。 (3)不善交流期:训练内容为“逼”患儿说话,让患儿知道说话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需要,强化“有需求→说话表达→满足需求”的行为模式,设置要说话的情景。孤独症患儿需求范围窄,治疗师要巧妙的设置一些情景,激发患儿的需求,设计适合其能力的交流。主要训练内容: 1)患儿喜欢的游戏做一次就停下来,引导他说“我要”“我还要”等。 2)制造点小因难,小麻烦,引导他说“帮帮我”“打不开”等。 3)做他不喜欢的事,做些违反常规的事,引导他说出相应的话。 5、注意事项 设计适合其能力的交流,任何一个患儿都要经历发展的各阶段,治疗师与患儿语言交流时,要把握该患儿语言水平,用适合该水平的交流方式交流,不要超出患儿能力。交流时避免讲复杂句子同时注意让其提问等,尽量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注意保持儿童对训练任务的注意,观察儿童的反馈。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