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鉴别诊疗常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鉴别诊疗常规 【临床表现】 (一)基本表现 1.体温升高 (1)口腔内舌下温度37.3℃。 (2)直肠内温度(肛温)37.6℃。 (3)腋温37℃。 2.发热临床分度(口腔内舌下温度) (1)低热:37.4℃~38℃。 (2)中等度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l℃。 3.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天或数周,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2)弛张热:体温24h内波动达2℃.甚至更多,见于败血症、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及恶性组织细胞疾病。 (3)间歇热:隔日或隔三日发热,见于疟疾、局灶性化脓性感染。 (4)波状热:见于布鲁氏菌病、恶性淋巴瘤及脂膜炎等。 (5)再发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见于回归热、鼠咬热。 (6)不规则热: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败血症及恶性疟等。 (二)伴随症状 1.畏寒,寒战,出汗,盗汗。 2.食欲减退。 3.全身不适,疲乏。 4.头痛,肌肉酸痛,肌肉痉挛。 5.易怒,意识状态改变。 (三)体格检查要点 1.生命体征 体温(最好测直肠温度)、呼吸、脉搏、血压。 2.头颅五官 颅脑外伤证据,瞳孔。 3.颈部 甲状腺,脑膜刺激征。 4.肺部 呼吸音,Ⅱ罗音,胸膜摩擦音。 5.心脏 心率,奔马律,心脏杂音。 6.腹部 腹肌,腹胀,压痛.肠鸣音,肛门指检。 7.皮肤 四肢 淋巴结,皮温,出汗。瘀点瘀斑,肌肉震颤。 8.神经系统 意识状态,局灶体征。 (四)问诊要点 1.发热的热型,伴随症状。 2.发作前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 3.服药史:尤其是损害排汗机制、导致肌肉过度活动和响体温调节的药物。 4.询问系统疾病史。 【病因】 1.感染性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如菌痢、伤寒等;急性病毒性肝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结核病;疟疾;局部脓肿,蜂窝组织炎;所有感染性疾病均可引起发热。 2.结缔组织和过敏反应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清病;药物热。 3.血液病,恶性肿瘤 急性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疾病;其他肿瘤(如转移癌)。 4.组织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脏器出血,栓塞或血栓形成;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 5.其他 重度脱水;甲亢危象;痛风发作;恶性高热;中枢性高热;中暑。 【院前处理】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 2.酌情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心电图。 3.为避免掩盖病情,一般发热无需特殊处理。 4.高热和超高热患者 (1)离开过热环境。 (2)物理降温(酒精、冰袋)。 【急诊检查】 (一)基本检查 1.准确,多次测量体温。 2.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 3.尿常规。 4.胸片(如发热原因不能通过查体明确时)。 (二)备选检查 1.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2.血培养。 3.血沉。C-反应蛋白。 4.腹部B超。 5.头颅CT和(或)腰椎穿刺 (1)发热合并意识、精神状态改变。 (2)发热合并头痛。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病因分析 1.急诊重点 (1)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最多见。 (2)仍有许多患者发热诊断未明。 (3)急诊重点是尽可能明确诊断和排除下列潜在严重后果疾患 1)败血症。 2)脑膜炎,脑炎。 3)急性脑血管意外。 4)头部创伤。 5)急性心肌梗死。 6)恶性高热。 7)药物戒断。 8)甲亢危象。 9)环境相关发热性疾病。 2急性感染件疾病 (1)急性起病,伴或不伴寒战。 (2)全身不适,伴肌痛、关节痛。 (3)感染器官系统表现 如咳嗽、咳痰,腹泻,尿频。 (4)急性淋巴结或脾脏肿大。 (5)血象 WBC:10000/mm3或 4000/mm3。 3.药物热 (1)任何药物均可产生药物热。 (2)发热开始于药物治疗后7~l0天。 (3)停药后24~72h缓解。 (4)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和嗜酸细胞增多。 (5)常见药物 1)青霉素和其他B内酰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甲基多巴,肼届嚷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卡因,安非他明。 4.不明原因发热(FUO) (1)发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 3℃。 (2)在院外检查1周后仍未明确诊断。 (3)通常不能在急诊室诊断FUO。 (4)最常见原因为感染和恶性肿瘤,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 5.环境相关发热性疾病 (1)热痉挛。 1)高温下强体力劳动时或稍后发生。 2)大肌肉群痛性收缩。 3)体内缺盐,肌肉低钠血症所致。 (2)热衰竭 1)高热导致血容量耗竭,脱水。 2)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头痛,头昏,兴奋。 3)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 4)体温39℃。 (3)热休克 1)过度暴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