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经学的历史 (四)六朝至明末经学衰落 4.宋代经学 (3)二程 格物致知 读书讲明义理:知识 评判人物是非:榜样 应事接物得当:行动 * 二、经学的历史 (四)六朝至明末经学衰落 4.宋代经学 (3)二程 克己复礼 “存天理,灭人欲”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迂濶,然自知經識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 ——《晦庵集》二十六卷 * 二、经学的历史 (四)六朝至明末经学衰落 4.宋代经学 朱熹(1130-1200),长期在福建讲学,他的学问成为“闽学”。(视频3)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徽州婺源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其父朱松,抗金派。创办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 19岁中进士,早年出入佛老。 上书孝宗,“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力主抗金。 * 二、经学的历史 (四)六朝至明末经学衰落 4.宋代经学 朱熹 (1)理先气后。 (2)理气动静。理本来不动,但理存在气中,理随气动 (3)理一分殊。统一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不同的具体行为规范,各种道德行为中又包含着统一的普遍原则。 * 二、经学的历史 (四)六朝至明末经学衰落 4.宋代经学 朱熹 (4)警惕内心欲望的危险 “人心惟危,道心惟危”(《尚书·大禹谟》) 道德意识常潜存心灵深处,所以为“微”;感性情欲并非皆恶,但不加控制就流于不善,所以为“危”。 (5)知先行后,主张从学习经典 * 二、经学的历史 (四)六朝至明末经学衰落 5.明代王阳明心学 上承南宋陆九渊的学术,继续反对朱熹 重”心性“轻”经典“ 知行合一,消除知行的界限 致良知 * 二、经学的历史 (五)清代经学的复兴 反思明朝亡国的教训 主张摒弃”宋学“,恢复”汉学“ 训诂、注经之风大兴 戴震、惠栋、阮元、钱大昕 * 三、“四书五经” (一)“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大学》与《中庸》为《礼记》中的2篇。南宋朱熹把其抽出,与《论语》、《孟子》一起组成“四书”。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对“四书”的注释。 * * * 四、十三经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 阮元(1764~1849) 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 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 四、十三经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易正义》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 四、十三经 《春秋左氏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 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 * * 五、经学的价值 (一)哲学层面 1.“天人合一”思想 2.“人性本善”思想 3.“以义制利”思想 (二)政治层面 4.“民本”思想 5.“修身”思想 6.“德治”思想 * 五、经学的价值 (三)家庭、社会层面 7.“五伦”思想 8.“孝道”思想 9.“仁爱”思想 (四)国家、天下层面 10.’大一统‘观念 11.“协和万邦”观念 12.“大同”、“太平”理想 * 思考题 1.试论中国古代经学的价值 2.四书五经 * 第六讲 经学概论 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 孔德立 课程考核要求 撰写一篇《走进国学》课的心得或感想。要求如下: 1.围绕授课内容撰写 2.有叙述、有议论、有感悟 3.题目自拟 4.字数800字左右 5.打印稿 (1)A4纸型 (2)题目2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18倍行距 (3)个人信息: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 6.手写稿 字体工整,16开稿子撰写 7.提交时间:12月8日晚上课时间 * 内容提要 一、“经”与“经学” 二、经学的历史 三、四书五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