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1年4月25日
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受众阅读多元化的今天,抓住机遇,发展好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多方共识。
到底什么是数字出版?目前国内外的数字出版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形成了怎样的商业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讨。
一、数字出版产业概述
何为数字出版?2010年9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其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指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11种。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和卫星网络等。由于其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数字出版的主要形态?电子书、电子报刊、在线教育(培训)、专业数据库、出版电子商务、手机出版、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视频、网络游戏、数字印刷等等
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有哪些环节构成?在数字出版时代,内容、渠道、用户、数据分析就是数字出版运营的各个部分,对版权、内容、产品、营销和数据的管理就是一条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可分为七大环节(以电子书为例):内容提供商(传统出版社、作者)——技术提供商(北大方正、中文在线)——平台运营商(起点中文网、云中书城)——支付提供商(支付宝)——硬件提供商(汉王、易迪欧)——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渠道运营商(销售商、物流商)。由于商业模式不清晰,目前国内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并不顺畅。
渠道运营商
渠道
运营商
内容
提供商
技术
技术
提供商
平台
运营商
网络
运营商
支付
提供商
硬件
提供商
二、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总体水平
国内目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这一数字比2008年增长50.6%,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专家分析,正在进行统计的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预计有望超过1000亿元。
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行业
分类数据
汇总数据
手机出版
手机音乐
258
314
手机游戏
21
手机动漫
5
手机阅读
30
网络游戏
?
256.2
数字期刊
?
6
电子书
?
14
数字报(网络版)
?
3.1
网络广告
?
206.1
合计
?
799.4
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三巨头。
2、集群式发展初现端倪
2005-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的突出内容和重要任务是:加强国家出版传媒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推动出版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多种出版资源的潜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出版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截至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已批复成立了七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全国数字出版相关的基地/园区情况表(数据来源:《现代出版》2011年)
授牌
单位
基地/园区名称
授牌/批准时间
基地/园区所在地
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7个)
2008年7月
上海张江
2010年4月
重庆北部新区
2010年6月
浙江杭州
2010年7月
湖南长沙
2010年9月
湖北武汉
2011年1月
天津空港经济区
2011年3月
广州天河软件园
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4个)
2005年4月
四川成都
2005年8月
广东广州
2005年11月
上海
2006年6月
北京
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8个)
2007年
河北石家庄
辽宁沈阳
山东济南
山东烟台
山东青岛
安徽合肥
安徽芜湖
2008年6月
河南郑州
出版创意产业园区
(1个)
2010年5月
北京
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1个)
2007年8月
中国人民大学
文化部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5个)
第一批(42个):2004年11月
各地、各单位
第二批(33个):2006年5月
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5个)
2004年7月
上海
2006年12月
长沙
2006年12月
成都
2006年8月
大连
2007年2月
无锡
国家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