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二、庄园和乡村社会 三、城市和行会 四、十字军东侵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1、封建制度是什么? 封建制度就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封建等级制度。而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封土制和农奴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封土制解决的是土地在封建领主之间的分配和占有,而农奴制解决的是领主和农奴之间的分配和占有。 2.封建生产方式的本质内容至少包括: 一是大土地所有制与个体小生产相结合 二是超经济强制(人身依附) 学术界一般认为,西欧的封建制度是罗马因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隶农制和家丁护卫制)和日耳曼因素(农村公社、比较特殊的奴隶制、亲兵制)相互结合的产物。 两种类型:“综合”型和“超越”型 封建化包括:自由农民的农奴化、土地占有的采邑化和领主内部关系的等级化 法兰克封建化的典型性 3.封建化三个阶段 A.建国和内战是法兰克封建化的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是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和自由农民逐步沦为依附农民。 克洛维时期,国王和法兰克贵族将高卢的罗马皇室地产及无主土地据为己有,进而形成新兴地主阶层。 法兰克人旧的氏族和部落组织解体,王权趋于衰落,导致个体农民对私人的人身依附。委身制和请恩地制盛行 B.封建化第二阶段:查理·马特( Charles Martel )改革(略) C.封建化的第三阶段:加洛林王朝 无休止的战争,加上苛捐杂税,自由农民趋于破产,“委身”、“请求恩地”更频繁,得到国家的承认。847年《麦尔森敕令》 特恩权广泛推行。877年《克尔西敕令》使得领地世袭合法化 封建化完成的标志是自由农民人身自由的丧失和大土地所有者司法、行政权的获得 (二)、封建等级制 1、封建等级制主要内容: 1)建立的仪式:臣服礼和授职礼 2)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效忠,帮助和劝告 3)封君对封臣的义务: 保护和维持 4)封建等级制度的复杂性 2、表现形态 (1)、典型形态: 公爵(duke)、侯爵(marquess)、伯爵(count)、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 五级关系直到13-15世纪方才定型。 (2)、各国特点: 法国:“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德国:公爵势力强大,王权衰微,分裂严重 英国:“国王附庸的附庸也是国王的附庸” 3、基本特征: A.享有特权:既是领主、地主又是法官。 B.注重血统:贵族谱系日益重要。徽章! C.专职作战:随时出征和比武大会 D.骑士风度:骑马、射箭、打猎、击剑、下棋、吟诗、游泳(骑士七艺)。 二、庄园和乡村社会 (一)、庄园(manor) 1、定义: 一般说来外国学者不仅将庄园看作一块地产而且往往将其视作一个政治权力单位。在封建制度下,庄园就是一块封地(采邑),它不仅能够作为生产组织而存在,而且享有作为封地应享有的各类领主权,如行政权、司法权及经济权。 课本:农业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封建大地产+个体小生产)。源于马克公社 2、庄园的时空范围 :9-13世纪法国的中北部(奥斯特拉西亚、 纽斯底里亚和勃艮第) 以及英格兰的核心地区。 3、土地构成:领主自营地与农奴份地。 条田形状与错综相间; 源于农村公社的耕作制度。 4、农奴负担:经济强制(土地依附):劳役租为主(还有实物租、货币租) 超经济强制(人身依附):人头税、结婚税和遗产税。 庄园 领主和农民的各自住宅 庄园的土地分布 农民一年的劳作 1、2月:犁耕土地、耙地、施肥、植树、建起篱笆; 3、4月:春播、犁耕准备种冬小麦和黑麦的休耕地; 5月:庭院种植、挖壕沟、清除灌木丛; 6月:肥田、犁耕休耕地; 7月:晒制干草; 8月:收获; 9月:最后一遍犁耕休耕地; 10月:冬小麦播种、打谷、撤除篱笆; 11月:沤肥、家畜进屋; 12月:为豆类作物的种植而犁耕土地。 收割 (二)、农业的发展 1.垦殖运动 第一阶段是(900-1150)砍伐森林,扩大林中耕地时期。 第二阶段(1150-1200)是建立新的村庄时期。 第三阶段(13世纪之后)是垦殖运动速度和规模以及成效都相对缓慢的时期。 正是由于这一伟大的垦殖运动,西欧农村在11—13世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证明整个西欧乡村确实发生了改变其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垦殖作用下,其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农业革命 农业技术:重犁、马代替牛用于犁田、三田制代替二田制。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作物种类增多(裸麦、大麦、小麦、燕麦,荞麦),粮食作物的产量增加。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迅速增长.公元 600 年左右,欧洲人口降至二千万,到 1200 年突破六千万, 1250 年接近七千万, 1300 年约七千三百万,达到欧洲中世纪人口最高峰.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