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诊断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求 1、在接触患者前后,应彻底洗手。 2、工作期间,无法至洗手台洗手时,可用快速洗手消毒液搓揉消毒双手。 3、非本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任意进入检查室。 4、工作人员若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应报告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暂离工作岗位。 二、环境 1、拖地和清洗地面前,需先将垃圾扫除,避免尘埃飞扬。 2、为避免尘埃飞扬,应以湿拖把及吸尘器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扫把扫地。 3、一般地面只须以清水拖把擦拭,如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应用含氯消毒液拖地。 4、桌面和检查台面须每日以含氯消毒液擦拭。 三、用物 1、影像设备外层应每天清洁,如接触传染病患者后,接触部分亦应以酒精擦拭。 2、用后即丢之用品不可重复使用,并应依“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执行。一般可燃性废弃物及感染性废弃物采用黄色塑料袋盛放。 3、执行治疗检查需接触患者粘膜组织或穿入皮肤时,都应使用无菌物品。 4、所有必须无菌操作的物品,需先经消毒或灭菌。 5、需每日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无菌溶液的外观,若已受污染时,则重新灭菌或丢弃。 6、空针及针头的处理 ⑴ 用后的针头、空针应视为具传染性物品,不可故意折毁或弯曲,并应分开丢弃于指定的容器内,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按照昆医附一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⑵ 刀片的处理与针头相同,应丢入锐器盒内 7.X光匣接触传染性患者后,应以酒精擦拭。 三、病人的处理 1、接触开放性伤口时,应戴无菌手套。 2、病患需采取呼吸道隔离及肺结核病人隔离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并遵照隔离技术执行。 3、常规放射线检查。 (1)避免钡剂受环境的污染。 (2)使用钡剂,若患者呕吐物或泄出物污染环境时,应以含氯消毒液擦拭。 4、诊疗放射线作业 (1)执行具有诊疗性的医疗措施,须采取无菌技术。 (2)执行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的皮肤粘膜受到创伤。 (3)进行易引起感染的检查或治疗时,放射线医师应与负责照顾患者的医师讨论,建议使用预防性的抗生素。 (4)为身体状况较差之患者做检查时,应以无菌水稀释钡剂。 (5)执行如血管摄影、超声波穿刺经皮穿肝胆管摄术及引流术、经皮肾造口、关节腔摄影等之检查或治疗时: 1)导管室(含介入治疗)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手术室要求相同。 2进入检查室执行检查或治疗之工作人员,应先洗手、戴帽子、口罩及无菌手套。 3)非参与工作人员不得穿梭于检查室内。 4)完成后,应脱下手术衣等穿着,再进行另一检查或治疗时应穿戴新的一套。 5)检查或治疗后,应清洁台面、地面及仪器等表面。 6)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其说明书为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8)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 9)用过的各类导管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10)检查导管的长度,表面是否光滑、打折,用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痕,管腔有无阻塞。 11)用含酶清洗液浸泡、清洗,蒸馏水高压冲洗,高压气枪干燥。 12)用密封袋密封,环氧乙烷灭菌,监测合格,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 13)电极导管要检查测试导电性,并记录结果。 14)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四、隔离病人 1、进入隔离室,须遵守隔离卡上的规定。 2、须在申请单上注明隔离种类。 3、受污染的台面或其它器械,须以含氯消毒液擦试。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