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漕河流域发展调研文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PAGE 5 合江县2011调查研究年 乡镇调研文章 做大小漕河竹产业 打造大重庆后花园 自怀镇调研课题组 为主动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紧紧抓住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拉动机遇,加快“旅游兴县”战略实施步伐,推动小漕河流域竹产业成规模发展,结合四乡镇镇情民意和周边发展趋势,特提出“做大小漕河竹产业,打造大重庆后花园”的发展建议,谋求小漕河四乡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联动,战略共振,抱团发展。 一、小漕河流域的发展现状: (一)人口自发流动 小漕河流域属长江支流,合江境内起于自怀镇桃子岩,止于南滩乡两河口,全长62公里,幅员面积412.9平方公里。途经自怀镇、先滩镇、石龙乡、南滩乡四乡镇,区域总人口6.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的80%以上,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5人,人口分布为山上无人烟、山下人烟少、沿河场镇人口密集的聚居结构,村(居)民山上往山下、山下往场镇、场镇往城市迁移的传统型迁移观念和经济型聚居观念自发形成,为城镇化建设打下了群众思想基础。人口流动利大于弊,关健看政府用什么眼光和方法去引导、利用。 (二)土地大量荒芜 小漕河流域地处深山峡谷地带,比四面山峡谷长,比大漕河峡谷窄,容量适中。地形为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呈“八”字形。自怀镇、先滩镇为中山峡谷地带,石龙乡、南滩乡为坪状低山峡谷地带,海拔高度在200米-1400米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壤为冲洪积压粘土和亚砂土,呈酸性。主产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大豆、桂圆、青果、水藕。特产有河鱼、香米、竹笋、魔芋、蜂蜜、蕨苔、土鸡、黑山羊等。农户收入来源主要靠劳务输出。正因为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戏称“613899”部队,土地耕种粗放,种粮经常亏本,再加上各户土地承包地块呈零星和犬牙交错状态,导致土地经营困难,大量土块荒芜,部分田块闲置,少量山林丢荒,低效林无心改造。土地荒芜,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成片荒芜的土地,各农户又愿意调整出来,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进行规模经营,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规模化产业打造。 (三)产业未成规模。小漕河流域河道两岸慈竹成带,山上杉木成林,甘自公路两旁竹木成荫。但坪状山地的大量土地,仍然是粗放种植,品种繁多,量小质差。 (四)资源难变资本。小漕河流域山青水秀处处如画,松、杉、桫、柏、竹遍布,森林面积36万亩,原始森林20万亩,竹林10万亩,盛夏时从外进入南滩乡,即有“避暑胜地”的感觉;一旦进入自怀边界,即有“天然氧吧”的感觉。境内溪流密布,塘库众多,沿线有8座小水电和全县最大的电站 竹板滩电站。自然资源即是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即是“无烟工业”。过去是因交通瓶颈走不出去,信息闭塞引不进来,观念陈旧做不下去,机遇缺少开发缓慢,小漕河流域的旅游也只是在自怀场至桃子岩21公里的地界内起步摸索。而今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成渝大联动,已幅射到小漕河。我们如何融入重庆?小漕河流域如何华丽转身变成重庆后花园?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战术牵引至关重要。 (五)周边发展逼人。小漕河流域与重庆江津区塘河镇、永兴镇、中山镇、四面山镇相邻,省界线长达100多公里,处在重庆“一圈两翼”的一小时经济圈内。近十年,重庆直辖、两江新区,成渝城乡统筹建设,拉大了小漕河流域和相邻市区的差距,干部在比较中感受到了危机,群众在刺激中得到了觉醒,人心思变已成潮流。但光是敢想敢干,没有党政的政治认可,没有政策的支撑,没有通畅的体制环境是很难坚持的。乡镇主政一方,理当造福一方,与时俱进。 二、小漕河的发展优势 (一)天时 一是随着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已边缘化的小漕河流域出现了一线生机。 二是随着大重庆的建设步伐,重庆把近邻小漕河流域拉进了一小时经济圈,小漕河的产业发展有了庞大的市场。 三是随着旅游经济的勃起,小漕河60余公里的河谷地带,犹如一块宝石,足以在自怀风景区的基础之上,打造出一个重庆的后花园。 (二)地利 一是小漕河流域紧靠宜泸渝高速公路,与永川市 江津区塘河镇的高速公路对接。 二是自怀风景区被黔渝旅游金三角环线公路横穿,成了无障碍旅游的核心区。 (三)人和 一是土地供得出来。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土地要素首当其冲。过去人多地少,土地分散经营,村民只求“吃得饱穿得暖”,土地不敢拿出来搞集约经营。现在改革开放,众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求的是“多找钱能进城”,客观上造成土地荒芜,从而农户愿意将土地租出来进行集约型产业发展。如赤天化公司三年内在小漕河流域租地发展竹基地1.2万余亩;村民自发栽植楠竹、慈竹、绵竹、撑绿竹共2万余亩。 二是资本引得进来。本地人外出务工创业淘回了资金,愿意回乡投资开发,社会资金也在不断寻找投资项目。 三、小漕河流域

文档评论(0)

xiedenglo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