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填空 大题 整理.doc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填空 大题 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嵴: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的交界处称神经嵴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联合: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就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称为面突联合 4.融合:有的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达到面突的融合 5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的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6牙板:在胚胎的第7周,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7颈环: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在上皮根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8.Serre上皮剩余:有些残留的牙板上皮,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中 9.Malassez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 10.缩余釉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当牙萌出到口腔中,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结合上皮。 11.上皮隔:上皮根鞘持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45度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 12.牙萌出:指牙突破口腔黏膜的现象 13.釉梭:起始于釉牙本质界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形成于釉质发生的早期 14.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15.釉板: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可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 16绞釉: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成直线,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绞釉 17生长线:釉质生长线又名芮氏线;本质的生长线又名埃布纳线,是一些与牙本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纹。 18托姆斯颗粒层:在牙纵剖磨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托姆斯突:成釉细胞离开牙本质表面,在靠近釉牙本质界的一端,形成短的圆锥状突起。 19.原发性牙本质:牙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牙本质,它构成了牙本质的主体。 20.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当牙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性。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称修复性牙本质。 21.透明牙本质:当牙本质在受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除了形成上述修复性牙本质外,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变性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这样可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同时,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性。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磨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22.牙骨质: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一层硬结缔组织,色淡黄。 牙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环绕牙根,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又称牙周韧带。 23牙周袋:龈沟深超过3mm时,通常认为是病理性的,称为牙周袋。 24.点彩:附着龈色粉红,质坚韧,表面呈橘皮状,有许多点状凹陷称点彩。(点彩可增强牙龈对机械摩擦力的抵抗,但在炎症水肿时,表面点彩可消失而变为光亮。) 25.牙间乳头:牙龈呈椎体状充填于于邻近两牙的牙间隙部分称牙间乳头,也称龈乳头。 26.龈沟上皮:牙龈上皮在游离龈的边缘,转向内侧覆盖龈沟壁,形成龈沟上皮 27.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在牙表面的一层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 28.牙槽嵴组: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釉牙骨质界下方的牙骨质 29.Howship陷凹:当牙槽骨发生吸收时,在骨吸收处出现蚕食状凹陷称Howship陷窝。(是破骨或多核巨细胞) 30.破牙骨质细胞:在牙骨质吸收时,在吸收处也可见破骨细胞亦可见破牙骨质细胞。 31.硬骨板:由于固有牙槽骨很薄,无骨小梁结构,在X线片表现为围绕牙周膜外侧的一条白色阻射线,称硬骨板。 32.生发层:基底细胞和邻近的棘层细胞有增殖能力称为生发层。 33.正角化: 34.不全角化: 35.双生牙:为单个牙胚未完全分裂,形成的牙有两个牙冠,但通常共有一个牙根和根管。 36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指比正常牙列多的牙。 37融合牙:为两个分别发育的牙胚联合,导致两个牙融合,两牙的牙本质相连,牙列中牙的数目减少。 38结合牙:两颗牙沿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