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五师八十二团防风固沙项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团场防风固沙项目 /forum/viewthread.php?tid=32191 1 综合说明 1.0.1项目区地理位置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以下简称八十二团)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境内,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的精河冲—洪积扇边缘的艾比湖一级阶地。地理座标为东经81°30′~83°53′,北纬44°00′~45°10′,北至艾比湖,南以婆罗科努山、科古尔琴山为界与伊犁地区的尼勒克县和伊宁县为邻,东至精河盐场,西与博乐市毗邻,东西长21km,南北宽23km,总面积38.68万亩。团部所在地为蘑菇滩。 农五师八十二团防风固沙项目区位于该团北部艾比湖一级阶地的沙丘地带。项目区南距82团团部7km,北距新疆著名风口—阿拉山口57km。 1.0.2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精河冲--洪积扇平原,自博河下游以东至精河下游两岸,沿艾比湖南缘为艾比湖一级阶地。项目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自然坡降在1/200~1/500之间;海拔高度200~270m。沿艾比湖南缘形成不规则的低洼沼泽地区。项目区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为艾比湖一级阶地,由于阿拉山口大风的影响南部呈现风蚀堆积地貌,形成多条绵亘的沙丘。土质疏松,持水力弱,干旱贫瘠。容重1.4g/cm3。沙丘地区植被主要为灌草类,灌木以红柳、梭梭为主,另有盐穗木、麻黄、骆驼刺、铃铛刺、芨芨草、芦苇、车前草、苦豆子等,植物多呈枯萎衰亡状,覆盖率小于10%,呈荒漠景观。 项目区属于大陆干旱荒漠性气候,特点是冬寒夏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较长,干燥少雨,多大风等。风向多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6.0m/s左右,6级以上大风年均164天,主要集中在4~9月;年均≥8级以上大风36.5天。由于受阿拉山口大风作用,引起沙尘暴掩埋耕地、林地、引水渠、排渠和居民区,风沙灾害不仅给项目区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同时沙丘南移直接威胁北疆铁路畅通。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简况 项目所在行政区为精河县,所在灌区为精河灌区。 精河灌区总人口98119人,共26个民族,主要由汉族、维族、哈族、蒙古族、回族等组成。灌区总土地面积1204.82万亩,灌溉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35.97万亩,林地2.95万亩,人工草场6.08万亩,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55824万元(现行价,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27710万元,工业总产值13050万元,人均收入为2684元。 受自然条件限制, 该团经济发展困难,几十年来一直未摆脱贫困状态。2002年该团国内生产总值2725万元(现行价,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1446万元,工业总产值185万元,人均收入为2480元。 截止2002年底,全团耕地面积耕地面积5.2万亩。 1.0.3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防治现状 1)水土流失现状? ?? ?? ?? ?? ?? ?? ?? ?? ?? ?? ?? ?? ?? ?? ?? ?? ?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农五师八十二团北部地区成土母质以风积沙为主,属流动风沙土,质地疏松,抗风蚀能力差,地表植被稀疏,覆盖率小于10%,八级以上主害风年均达36.5天,持续时间长,主害风是造成风蚀的直接动力。 在风力的作用下,碱土四处飞扬,沙粒拍打作物,造成作物植株受伤,严重者造成作物死亡、绝产。以土地沙化、退化为主要标志,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据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提供的数据: 艾比湖西、南侧湖滨地带的水土流失(风蚀)面积为600 km2,年均流失土体480万吨,平均风蚀厚度55mm/a ,侵蚀模数8000t/(km2?a ) , 属强度、极强度风蚀区。 82团北部已形成近11万亩沙丘,其中约4万亩为流动沙丘。沙丘以沙垄和灌丛沙丘为主,一般高3~10米,最高达17米左右。有些沙丘年均南移数十米远,已造成82团数千亩耕地和防风林被掩埋。 2)水土流失原因 项目区正对北疆著名风口—阿拉山口,大风是造成风蚀的直接动力。春秋季风大,频率高,加上艾比湖水面下降,大面积湖床裸露,地表植物稀少,无防护林网,大面积土地处于风蚀状态,属强度风蚀区;而人类不合理的放牧、采伐,又使地表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土壤侵蚀加剧。随着注入艾比湖各河流水量减少,湖面逐年干缩,由50年代的1450 km2,干缩到现在的540~700 km2。大面积湖床裸露,加上地表植物稀少,在阿拉山口强劲的大风作用下,形成强度风蚀。 3)水土流失的危害 受阿拉山口大风影响,艾比湖干涸湖床表层砂土被吹走,在82团北部形成大片沙丘,有些沙丘年均南移数十米远,已造成82团4000多亩耕地和防风林被吞蚀,近30km 灌、排渠道被掩埋,以土地沙化、退化为主要标志,区域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由于常年遭受风沙侵害,在风力的作用下,碱土四处飞扬,沙粒拍打作物,造成作物植株受伤,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