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练诗歌及语用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及语用题 评卷说明 7题:文言文翻译 (1)彦光一到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震惊) 。(“下车”“发擿”“奸隐”“合”的解释各1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下车:上任(到任) 发擿:揭发(揭露、调查惩治) 奸隐: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隐藏的奸人、暗藏的坏人、奸邪之徒、奸人) 发奸擿伏:揭发奸邪,使无可隐藏 合:一郡、全(境)、整个(相州) (2)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欢酗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被堂弟告到公堂。(“亲”“阙”“从弟” 、被动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亲:父母(双亲、母亲) (礼)阙:礼数欠缺、礼数不周、没有礼数、不 以礼奉养,侍奉父母不周到、 从弟:堂弟(从: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 为……所:被动句式 古诗阅读 第8小题问: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因为诗眼是全诗之纲,牵一发而动全身,考查诗眼能收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效果。所以,诗眼也就成为命题人考查考生对全诗把握程度的很好的切入点。广义的诗眼,包括一句中、一联中或者一篇中用得最好的最重要的词;狭义的诗眼,仅指全诗的诗眼。 诗眼的表现及作用: ①一句中用得最精练传神的字(炼字) ②揭示全诗的主旨 ③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④统领全诗 ⑤贯穿全诗的线索 《江村》一诗中最能体现情感主旨,又能统摄全诗的只有“幽”字。具体分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展开。 参考答案:(共6分)“幽”字。(1分)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3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悠然,首联的“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2分)可谓一字经纬,统摄全篇。 细则:答出“幽”字1分;分析对前三联的统摄作用3分;分析情感主旨2分。 答题情况例析: 示例一:“幽”字为全诗的诗眼。(1分)①“幽”字总领全诗,诗歌描写了清江绕村流,燕子飞来飞去,水鸥相亲相近,老妻画纸,稚子作钓钩,一幅恬静、幽然的画面,奠定了全诗淡然闲适的感情基调。(3分)②“幽”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此隐居,安闲而又悠然自得的心境,暗示了全诗的主旨。(2分)。(6分) 示例二:幽。(1分)首联写清澈江水环绕村庄静静流去的景物之“幽”,颔联写梁上燕子来去自如、水中沙鸥相亲相近的动物之“幽”,颈联写妻子画纸做棋局、孩子敲针做鱼钩的人物活动之“幽”,尾联写作者除故人的接济外,无所渴求。(3分)“幽”字写出了作者对安静恬淡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作者不慕名利的幽然之情。(2分)。(6分) 示例三:幽。(1分)一个“幽”字寓意清幽、幽静,作者历经颠沛流离,如今终有一处清幽之地可居,这里江水绕村流,燕鸥相趣生,老妻稚子皆欢愉,这一切都映衬出一个“幽”。(2分)同时,“幽”也表现作者离身仕途、闲适淡幽的心境,(2分)无论从意境还是心境,“幽”都堪称诗眼。(5分) 第9题: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问:有人说,诗的尾联所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 (5分) 参考答案:(共5分)同意。环境优美,生活安定,得享天伦,拥有这些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来说,自然是欣喜和满足的。但是,这一切却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是不牢靠的,“但有”一词正表露出诗人的隐忧;而杜甫这样“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的诗人,怎会满足于独善其身,说“微躯此外更何求”其实是一种无奈之语自慰之词。所以说,这首诗的欣喜之音中透露着悲苦之调。 细则:分析欣喜满足2分,分析悲苦无奈3分 透过字面的欣喜读出字里的苦涩,既要有对诗句的深入理解,还需要有知人论世的意识和能力。 分析思路:①体味文本“但有”等词语。②结合注释(论世)和作者的思想(知人) 答题情况例析: 示例一:同意。作者诗歌中前几联写出了自己隐居之地的安稳、闲适的生活,清江、村幽,燕子栖巢,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快乐,好一派幸福的画面。可是这种生活却是在朋友的资助下勉强获得,自己贫困潦倒,虽隐居乡村,却不甘于命运,渴望发挥自己才能,壮志报国。以乐景衬哀情,以反问作结,更显示作者的一丝丝无奈。(5分) 示例二:同意。①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有了一个稳定的住所,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心里感到欣喜。②需要故交来提供生活必需品,自己却无能为力支撑起这个家庭,道出了作者心中的那股悲苦凄凉心境。③全诗欣喜之感和悲苦之思交融,流露出作者的愁苦思

文档评论(0)

369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