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第四节 羰基化过程 一、羰基化过程的概念 二、羰基化过程的工业应用 三、羰基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四、丙烯羰基化合成(丁) 辛醇过程 一、羰基化过程的概念 1.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化反应 (1)氢甲酰化反应(与CO和H2反应) 在双键两端的C原子上分别加上一个氢和一个甲酰基(-HCHO) ①烯烃的氢甲酰化 羰基化过程:引入羰基反应的生产过程。产物除醛和醇外,还有酸、酯、酸酐和酰胺等。 (丙醛) ②烯烃衍生物的氢甲酰化 (不饱和醇、醛、酯、醚,含卤素、含氮化合物) (2)氢羧基化(与CO和H2O反应) (丁二醛) (丙烯醇) (丙烯醛) (丙酸) (丙烯酸) (3)氢酯化(与CO和ROH反应) (饱和脂类) (不饱和脂类) (4)乙炔在羧基、硫醇或胺存在下的羧基化 (5)甲醇的羰化反应 合成醋酸 合成醋酐 合成甲酸 合成乙二醇 二、羰基化过程的工业应用 1.羰基合成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 美国、英法意、德国 2.已被广泛用来生产一系列含氧有机化工产品。(教材P70表5-5) 烯烃经过氢甲酰化反应得到了增加一个碳的醇或醛。 三、羰基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烯烃的氢甲酰化(举例) 1. 化学原理 (1)主、副反应(以丙烯为例) 主: 副: a.生成异构醛 平行反应 (丁醛) 醛加氢生成醇 b.加氢生成丙烷 连串反应 (2)热力学 放热反应,热效应较大 平衡常数大,热力学有利,属动力学控制 副反应比主反应热力学有利,应选择催化剂和工艺条件促进主反应 (3)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①总压分析: ②催化剂浓度分析: (4)催化剂 ①羰基钴 特点:生成正异构醛比例低,催化剂热稳定性差。 ②膦羰基钴(改性催化剂) 配位基膦(PR3) 特点: a.稳定性增加,但活性降低。 b.对直链产物选择性增加。 C.加氢反应活性较高。 d.副产物少。 e.适应性差。 ②羰基氢铑 用铑取代四羰基钴催化剂中的中心原子钴。 羰基氢铑催化剂的优点:p71 羰基氢铑催化剂的缺点:p71 (5)烯烃结构的影响 ①对反应速度影响 a.双键位置与反应速度密切相关,直链 α-烯烃反应最快 b.支链降低反应速度 ②对产物影响 a.环戊烯、环己烯反应无异构醛生成 b.双键位置对正/异比无影响 c.带支链:醛基加到α -碳原子 (6)影响反应的因素 温度 T↑ ,r ↑ ,正/异↓ ,重组分及醇↑ T不宜过高,钴:140-180℃ ,铑:100-110 ℃ 压力 PCO ↑ ,r ↓ 溶剂 a.溶解催化剂 b.反应在气相中进行 c.移走反应热 四、丙烯羰基化合成(丁)辛醇过程 1.丁、辛醇用途及合成路线 (1)用途: 丁醇和辛醇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丁醇用作树脂、油漆和粘接剂的溶剂及制造增塑剂、消泡剂、洗涤剂、脱水剂和合成香料的原料; 辛醇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辛酯等增塑剂,还用作油漆颜料的分散剂、润滑油的添加剂、杀虫剂和印染等工业的消泡剂。 丁醇和辛醇可用乙炔、乙烯或丙烯和粮食为原料进行生产。 (2)合成路线 ①乙烯为原料,乙醛缩合法 ②以丙烯为原料氢甲酰化法 以丙烯为原料经氢甲酰化法生产丁醇和辛醇,主要包括下列3个反应过程: a.在金属羰基络合物催化剂作用下,丙烯氢甲酰化合成丁醛: b.丁醛在碱存在下缩合为辛烯醛 c.辛烯醛加氢合成辛醇 2.丙烯低压氢甲酰化合成丁(辛)醛工艺条件 (1)反应温度 T↑ ,r丁醛↑ (见p72表5-6) T↑ ,正/异醛比↓ T↑ ,重组分和醇含量↑ 综上所述温度控制在 140-180℃ (2)CO、H2分压 氢分压对产品中醛、醇分布的影响。 p73图5-9 CO分压的影响。见p73 氢分压对正/异醛比例的影响。 氢分压对丙烯转化率的影响。见图5-11 (3)溶剂 溶剂的作用: ① ② ③ 常用的溶剂: 3.工艺流程 合成气(H2+CO) 正丁醛 异丁醛 净化 净化 反应 丙烯 气液分离器 放空 (1)丙烯高压氢甲酰化法合成丁醛 以鲁尔法为例,见教材图5-12。 3.工艺流程 工艺过程介绍:p73 (2) 丁醇和辛醇的生产 由丁醛生产丁醇和辛醇的流程见图5-13,包括缩合和加氢两部分。 ①正丁醛缩合制辛烯醛 过程:p74 ②辛烯醛加氢制辛醇 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与诗歌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 VIP
-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ppt VIP
- 应急执法课件.pptx VIP
- 2025年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2026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2025AICon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昇腾推理技术的优化实践 .pptx VIP
- 河南省直第三人医院.doc VIP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策略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1)—经济周期综述—我们为.doc VIP
- 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4):周期嵌套的实证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