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陈恩颖 033211010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汕头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6°14′40″至117°19′35″,北纬23°02′33″至23°38′50″,地球北回归线与中国海岸线的交汇处。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沿海岛屿40个,海岸线长289.1公里,原辖汕头市区、潮阳市、澄海市及南澳县;现辖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龙湖区和南澳县,其中最大的岛屿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每年3月,是省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干湿明显,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年平均气温 大气环境 总的来说,汕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为全国5个空气达优城市之一,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API)范围17~91,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全年达到Ⅰ级标准的天数为一年的1/3,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中心城区酸雨出现频率低于7%。 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和南澳县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潮阳区和澄海区酸雨频率分别为21.6%和20.0%,南澳县城区基本无酸雨。 废气排放方面,年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00亿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5万吨,工业烟尘排放总量4100吨,粉尘排放总量6.5吨。工业废气污染的主要行业为电力行业。全市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总排放量的85%。华能汕头电厂是汕头市最大的大气污染源,其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8%;烟尘排放量为1500吨,占全市总量的33%。 市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截止2002年6月份,市区共有汽车5.4万辆、摩托车22.4万辆,机动车排气超标率达29.1%,其中二冲程摩托车、公共营运车、微型货车等部分车型超标率较高,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空气质量的主要控制对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各类废气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继续实施《汕头市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全面限制使用高硫煤(油),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加强烟尘控制区日常监控,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建烟控区8个,总面积为359.88平方公里,全市烟控区覆盖率达100%。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促进超标机动车污染整治,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公车班次,积极倡导城市绿色公交。 水体环境 汕头市境内独立流入南海的河流有韩江、榕江、练江、濠江等。其中韩江和榕江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Ⅲ类水质。韩江部分河段水质类别为Ⅳ类,超标项目有石油类;练江有机污染严重,水质属劣Ⅴ类,超标项目主要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全市近岸海域5个测点的水质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功能区标准。 废水排放方面,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19200万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占75%;工业废水占25%。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3.9万吨,其中生活排放量占90%,工业排放量占10%。纺织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机械电子行业列全市工业污染负荷前四名,这四个行业COD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COD排放总量的29.19%、27.96%、12.52%、7.81%;其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8.99%、20.93%、8.66%、13.26%。 总的来说,汕头市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梅溪河和新津河二个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至2004年末,全市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14万吨,全年共处理城市污水4937万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4747万吨,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33.13%,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62.54%。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数共有293套,处理能力20.38万吨/日,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66%。 土壤环境 全市耕地面积约80万亩,土壤多为肥沃的冲积土,由于近海,土壤大多含盐量高,少数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良好,其中镉基本不存在超标现象。 固体废物 1、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万吨,主要是燃煤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其中粉煤灰占60%,炉渣占24%。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