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是否中心纤维瘢痕 意义 具有:FNH、纤维板层HCC、血管瘤 没有:HCC、腺瘤、转移瘤 方法 增强扫描可不强化或延时强化 九、是否富动脉血供 意义 富血供:HCC、FNH、腺瘤、血管瘤、少数转移瘤 乏血供:转移瘤 、胆管癌 方法: CT动态增强扫描主要反映动脉血供改变,反应静脉血供变化的能力很差。 门脉期出现的强化往往并非门脉血流造成的强化。 富血供 血管瘤 乏血供 转移瘤 判断为富动脉血供病变 (动脉期或动脉晚期) 平扫低密度,动脉期高密度。 平扫低密度,动脉期等密度。 平扫等密度,动脉期高密度。 平扫高密度,动脉期密度相对肝实质更高。 肝细胞癌 多数富动脉血供,多为快进快出强化。 CT表现:高—等-—低—低 动脉期增强快进快出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局灶性结节增生 绝大多数富动脉血供 多为快进但不快出 表现为:高—等—等 肝细胞腺瘤 绝大多数富动脉血供 多数快进但不快出 表现为:高—等—等 海绵状血管瘤 早期周围结节状强化,逐渐向心性填充 海绵状血管瘤另一种强化模式: 动脉期即整个病灶强化,强化幅度接近于主动脉; 门脉期和平衡期保持与血管一致的密度; 常见于1.5cm以下的小血管瘤,小血管瘤并不一定强化快; 少脂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数富动脉供血,动脉期明显强化,内可见血管影。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早期 周围结节样强化 逐渐向心性填充。方式:慢进—慢出 转移瘤 可富或乏动脉血供,多为乏血 各期均为相对低密度 常多发,易发生坏死 消化道肿瘤为最常见肝转移来源 典型病例 女性、57岁 主因发热、腹胀半月入院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典型病例 女性 65岁 纳差、恶心呕吐 反酸半年,加重3个月 典型病例 男性 69岁 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既往有糖尿病史及高血压病史。 * 肝脏CT的基本诊疗 在肝脏疾病诊断中主要掌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其中尤其要重点掌握CT对各疾病的诊断要点,个别疾病应与其他类似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观察形态 观察肝脏外形,有无肝硬化 肝脏整体密度及其均匀度 其他脏器及器官间隙 局灶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周围情况。 如正常肝囊肿是低密度,在高度脂肪肝的情况下,囊肿也显示为高密度,象结节样改变。 肝脏CT诊断分析的重点 是否有肝硬化 是实性还是富水 是富血供还是乏血供、强化模式 密度是否均匀 有无明显坏死、囊变 是否含脂 是否有出血 是否有纤维瘢痕 肝硬化 形态改变 肝脏体积缩小,或增大 表面不光滑(多为锯齿状或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常(右肝及左内叶缩小,左叶及尾叶增大) 肝裂增宽,胆囊窝扩大 门静脉间隙增宽(门静脉鞘增厚) 肝脏体积缩小肝叶比例失常脾脏增大 肝脏外形不规则,体积缩小,肝裂扩大 肝硬化 肝脏质地改变 密度不均匀 结节影,动脉期强化结节有的并不是癌 平衡期及延时期有可见网格状强化 密度不均匀门脉期平衡期可见网格状强化 肝硬化 门脉高压及侧支循环 功能改变:腹水等 注意:影像学不一定能直接显示,需密切结合病史 肝硬化 循环改变 门静脉增粗 侧支循环(4大侧支) 脾脏肿大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胃肠道淤血(肠壁增厚) 肝脏缩小表面凹凸不平,下腔静脉栓子形成 腹水 脾脏增大 脾脏肿大 静脉曲张 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肝硬化 功能改变 腹水(低蛋白血症) 其他浆膜腔积液 合并HCC 二、富水病变还是实性病变 意义 实性病变多为恶性肿瘤(HCC/转移瘤),少数为良性病变(FNH/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 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富水病变:血管瘤 实性病变:肝癌 三、密度是否均匀 意义(实性病灶) FNH除疤痕的其他区域密度较均匀 腺瘤如没有脂肪变性或出血,密度较均匀 HCC和转移瘤常不均匀 判断: CT平扫病灶密度均匀度不敏感 强化才能判断病灶的均匀度 四、是否有明显的坏死囊变 意义(实性病灶) FNH和肝细胞腺瘤一般不发生坏死囊变 未经治疗的HCC可出现多灶的小坏死区,使病灶呈现不均匀密度 转移瘤易发生坏死、囊变。 判断: CT增强扫描不强化 五、是否含脂 意义 脂肪变性(常见):HCC、腺瘤,局灶性脂肪肝 脂肪组织(少见)脂肪瘤、畸胎瘤、肌脂瘤 方法: CT最好是薄层平扫 脂肪组织CT值-40~-120Hu 脂肪变性CT值30~-25Hu 五、是否含脂 技术选择 CT对于区分重度脂肪变性与含脂肪组织效果较好 CT对轻、中度脂肪变性难以确认 肝细胞癌含脂量较高 脂肪肝三期增强 六、病灶是否有包膜 意义 都是假包膜(肝实质受压,反应性纤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pptx VIP
- 《线性代数》(陈建龙等)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ppt VIP
- 2025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docx
- 城市快速路系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pdf VIP
- 施耐德_ELAU PacDrive-3-故障代码.pdf VIP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VIP
- 模型试验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pdf VIP
- 掘进与支护(第二版)课件:煤巷、半煤岩巷及特殊掘巷法.pptx
- 基于AHP-熵权法的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策略优化研究.pdf VIP
- 基于BIM技术的独立学院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