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和眼眶病变影像诊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肌炎型:眼外肌增粗—肌腱、肌腹均增粗 上、内直肌常见 2.肿块型: 球后软组织肿块 界清或模糊,位置靠前,常贴附或包绕眼球及直肌附着点, 常伴眼环增厚。 3.弥漫型:球后弥漫性病变 眶内低密度脂肪影为软组织影取代 4.泪腺型:泪腺增大为主,呈软组织肿块,边界模糊,邻近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 泪腺增大合并眼外肌增粗是炎性假瘤较为特异的征象 眼眶炎症性病变 泪腺型 双侧眼眶泪腺区梭形软组织影,增强明显强化 泪腺增大合并眼外肌增粗是炎性假瘤较为特异的征象 右侧泪腺、上直肌、下直肌肿胀,T2信号增高 鉴别诊断 1、肌炎型—Graves眼病 后者双侧发病 肌腹增厚为主,肌腱附着处正常 2、肿块型—眶内肿瘤 眶内良性肿瘤,界清,很少累及眶内正常结构 眶内恶性肿瘤 侵犯范围大,骨质破坏 炎性假瘤含较多的纤维组织,T1WI 、T2WI均可为较低信号 3、弥漫型—眼眶蜂窝织炎 后者临床症状重,病程短而急,可有眶骨破坏,一般眶内不形成实性肿块影 4.泪腺型——泪腺肿瘤 炎性假瘤使泪腺弥漫增大,其形态仍保持泪腺形状,还可伴有眼外肌肥大,眼环增厚。 Grave眼病 多数格氏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甲状腺肿大和眼球突出,上睑回缩及眼肌麻痹等。 如只有眼征,而无甲亢,则称为眼型格氏病。 常双侧对称性 眼外肌增大,视神经增粗,眼球突出。 内、下直肌较多累及 肌腹增厚,肌腱附着处正常 Grave眼病 反复怕热、多食、多汗一年余 眼肌增粗,以肌腹为主 眼球疾病 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 其他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肿瘤。90%发生在3岁以下。 起源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原发恶性肿瘤 临床:白瞳症 (猫眼征) 转移途径: 1.沿视神经扩散至眶内、颅内 2.侵犯软脑膜的瘤细胞可扩散到脑脊液中,继而发生种植转移。 3.血行播散至全身。 眼球疾病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球疾病 CT表现: 眼球壁软组织肿块突入玻璃体腔内,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95%见钙化。 MR对钙化不敏感 但RB在T1WI上信号高于玻璃体,在T2WI上信号低于玻璃体,具有特征性。 CT 三、视神经鞘脑膜瘤 是指起源于视神经鞘的蛛网膜脑膜上皮细胞和眶内异位的蛛网膜细胞的良性肿瘤。 大多数单侧发病,少数双侧。 多数双侧视神经鞘脑膜瘤伴有神经纤维瘤病I型。 分3型:I型:局限在眼眶内 II型:经视神经管或眶上裂进入颅内 III型:累及视交叉 眼眶肿瘤性病变 典型CT表现: 视神经呈弥漫性管状增粗,边界清楚,有线状、点状钙化,增强后肿块强化,中央视神经不强化——双轨征 MR表现: T1WI、T2WI与脑组织呈等信号,增强后亦呈双轨征。脂肪抑制有利于显示较扁平的视神经鞘脑膜瘤。 眼眶肿瘤性病变 三、视神经鞘脑膜瘤 双轨征+肿瘤内钙化——典型征象 平扫 增强 女,42y 左眼痛,反复发作 CT检查示左视神经增粗,按炎症给予激素治疗无效 视神经管增粗 颅内未见明显肿瘤侵及(三角箭头) 增强扫描+脂肪抑制 显示肿瘤颅内蔓延(三角箭头) 四、淋巴瘤 眼眶淋巴瘤为结外淋巴瘤,其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75%的眼眶淋巴瘤不伴有眼外恶性淋巴瘤,仅小部分伴有全身疾病即作为系统淋巴瘤的局部表现。 眼眶肿瘤性病变 眼眶淋巴瘤的特点: 1.病变绝大多数位于肌锥外间隙的前方紧靠眶隔后方或眶隔前区,有包绕眼球生长的趋势 2.累及单侧或双侧,以单侧多见,常沿肌锥外间隙向后延伸生长,肿块后缘呈锐角,即呈铸形生长。 眼眶肿瘤性病变 四、淋巴瘤 3、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由于无包膜,以浸润生长为主,机械性推移占位效应不明显,因此常累及肌锥内外间隙。 4、平扫密度均匀,类似眼外肌密度,液化坏死少见,钙化罕见。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5、眼眶淋巴瘤常无眶骨骨质破坏。 眶壁骨质常无破坏 T2信号低 +C +C DWI T2 FS 放疗后 沿肌锥外间隙向后延伸生长,肿块后缘呈锐角, 即呈铸型生长。 五、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两者均属鳞状上皮构成的囊肿,前者含有皮肤附件和表皮组织,后者仅含表皮。 多良性,由胚胎表皮陷于眶骨的间隙内没有萎缩退化形成,因此绝大多数皮样囊肿累及眶骨形成缺损。 儿童期发病多见 眼眶肿瘤性病变 CT表现为眶内或眶缘肿块,呈均匀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其内含有脂肪密度结构,增强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 肿块常位于眶骨缝附近,引起眶骨的骨质局限性缺损,可伴有硬化边。 眼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