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结:赏析描写类句子的表达特色 抓住事物选材的特征、 描写角度: 描写的视角顺序(有动静、远近、古今、表里、有俯视、仰视与平视、有整体与局部)、 感官(有视觉、听觉、味觉与触觉、内心感受等)、 描写的手法(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修辞、 语言:句式(用词)、生动形象等 描写与其它表达方式的同时运用 表达的情感 ?一个人的仪式 夏立君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默哀时的场景,请简析其表现特色。(4分) (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从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1分),营造了凄清、肃穆的氛围(1分),表达了内心悲抑、孤寂的感受。(1分)。(意思对即可) 翠竹无声,香樟无语,它们似乎在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默哀进行了多长时间,我不知。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 在风中长大 朱以撒 1.文章第③节描写了家庭生活温馨的一幕,请简说其表达特色。(4分) 参考答案: 1、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1分),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1分),运用细节(1分),从视觉、味觉等多方面描写(1分),使人如临其境。 总是在晚饭的时候,借助夕阳的余晖品尝,每一口饭和菜,都充满芳香。一盏忽忽悠悠的煤油灯摆上了桌,火舌温柔、委婉,昏黄暗淡,却可以照见一家老小。在摇曳的火舌下,厨房里是母亲熟练运动着的双手,碗碟正在被涮洗,暗中反射着寒光。没有电灯通明的老宅,简陋中透着温馨,是一种干稻草堆那般的温暖。 * 学习目标: 1、通过高考真题熟悉表达特色题型考查的特点。 2、通过阅读熟练掌握表达特色相关内容。 3、通过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步骤。 真题体验: 1.(2009·江苏)(原文见第1节“真题体验”)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 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答案: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2007·江苏)“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案 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真题探究: 对表达特色(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技巧等)鉴赏的考查,是江苏卷的必考点。 纵观江苏卷三年命题实践,发现在这一考点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 2.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要求既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3.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1.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因为它们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前三个概念问的是同一回事,如问“修辞手法”,绝不可同“表达特色”等术语混用,只能答“修辞手法”。 技法总结: 2.多角度切入和分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不止一种角度,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尽的,在没有字数的限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的更全面详尽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④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广度和深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解答的点可以多一些,以增加保险系数。 3.熟悉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模式。 先看清问法:(1)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 色。(2)本文(本段)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加以分析。要特别注意这样问:这样的写法有 什么好处?这样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实际 上包含了对写法、表达技巧的考查。 作答时分两步:第一步,确认该句(段、篇) 所用的表达技巧(若问“哪些”,切不可只答出 一种);第二步,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并紧扣内 容、文句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 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 合起来分析。“作用”一般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 面,要看清叫你分析的是哪方面的作用。 4.用一点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注意表达效果的术语。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