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歌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2、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
3、通过读写培养同学们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内容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字词疏通。
1、要掌握的字词。
萦(yíng) 烙(lào) 穗(suì) 澜(lán)
魄(p?) 嶂(zhàng) 巅(diān) 哺(bǔ)
2、解词。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嶂:像屏风那样遮拦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遮挡。
九曲连环:形容广阔或壮大。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二、学法指导。
1、读歌词,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2、赏歌词,赏歌词主要是品味语言,交流感受。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3、创作歌词,表达情感。问题精选:
(1)《中国心》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对这
首歌的共鸣?
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这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
(2)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歌词的思路怎样?
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来表现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全文自然间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至8行):歌唱家乡。
第二层(第9至16行):歌唱理想。
第三层(第17至24行):歌唱未来。
(3)《黄河颂》从哪几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
(4)《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层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三、知识背景。
1、关于《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是在香港回归前,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歌曲,在晚会上他身穿白色的西装,脖子围条长围巾,戴着金丝眼镜,当他深情并茂地唱起这首歌时,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并且在以后广为流传。
2、关于《在希望的田野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歌,表达了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
3、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陕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关于《黄河大合唱》。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
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慨,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5、关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