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分子结构及衍生物(4) 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6APA)苯乙酰衍生物。 侧链基团不同,形成不同的青霉素 G:苄基青霉素,C6H5CH2-CO-,为主 双氢霉素F:戊青霉素 X:对羟苄基青霉素 F:2-戊烯基青霉素 K:庚青霉素 V:苯氧甲基青霉素 产品:钠、钾、普鲁卡因、二苄基乙二胺 N S CH3 CH3 COOH R CO NH O 青霉素生产菌的生物学特性 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osogenum 孢子:绿色和黄色 菌落:平坦或皱褶,圆形。 青霉穗:分生孢子链状 深层培养菌丝: 球状和丝状两种。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一)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工艺要点: 1.菌种 产黄青霉,是1943年从美国一位农妇的发霉甜瓜上分离得到的菌种,经改良形成。而Fleninmg分离的点青霉,发酵单位低。目前全世界用于生产青霉素G的菌种,发酵单位可达8500u/ml。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工艺要点: 2.种子制备 以产生丰富的孢子(母斜和米孢子培养)和大量的菌丝体(种子罐制备)为目的,为达这一目的,在培养基中加入比较丰富的、容易代谢的C源(如葡萄糖或蔗糖),N源(如玉米浆)、缓冲pH的以及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并保持最适生长温度(25~26%)和充分的通气、搅拌。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工艺要点: 3.发酵阶段 生长期:菌丝快速生长 生产期:菌丝生长速度降低,大量分泌青霉素。 (1)通过加糖控制来促使青霉素的持续合成(补加葡萄糖).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工艺要点: 3.发酵阶段 (2)补氮及加前体,补加硫酸铵、氨水、尿素,使发酵液氨氮控制在0.01%~0.05% 。 补前体,在培养基加入一定的苯乙酸,但由于它们对青霉菌有一定的毒性,故一次加入量不能大于0.1%。要采用中间多次补加方式。 青霉素的发酵工艺及过程 工艺要点: 3.发酵阶段 (3)pH控制:6.4~6.6,pH不能超过7.0,因为青霉素G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用加葡萄糖来控制或加酸、碱自动控制。 (4)温度控制:一般前期25~26℃,后期23℃。以减少后期发酵液中青霉素的降解破坏。 (5)通气和搅拌 溶氧浓度大于30%饱和度,通气比1:1-0.8VVM。 (VVM系每分钟内每单位体积发酵液通入空气的体积。) 青霉素的提取与精制 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青霉素与碱金属所生成的盐类在水中溶解度很大,而青霉素游离酸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利用这一性质,将青霉素在酸性溶液中转入有机溶剂(醋酸乙酯、氯仿等)中,然后再转入中性水相中。经过这样反复几次萃取,就能达到提纯和浓缩的目的。 提炼工艺过程 青霉素不稳定,遇酸、碱、热分解失活 水溶液中不稳定,非极性溶剂中稳定 易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很小 青霉素盐很稳定;降解产物具有致敏性 防止降解,条件温和、快速。 1、预处理 青霉素的存在部位:发酵液 浓度较低:10-30Kg/M3 含有大量杂质:菌体细胞、核酸、杂蛋白质、细胞壁 多糖等、残留的培养基、色素、盐离子、代谢产物等 目的:浓缩目的产物,去除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 的流变学特征,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预处理:发酵液加少量絮凝剂沉淀蛋白 2、过滤 鼓式真空过滤机过滤: 一次滤液:pH6.2-7.2,略浑,棕黄或绿色,蛋 白质含量0. 5-2.0%。 板框式过滤机过滤: 硫酸调节pH4.5-5.0,加入0.07%溴代十五烷吡 啶,0.07%硅藻土为助虑剂。 二次滤液:澄清透明,用于提取(收率90%) 3、溶剂萃取 原理: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 霉素盐易溶于水。 萃取剂:青霉素分配系数高的有机溶剂。 工业上通常用:醋酸丁酯和醋酸戊酯。 除去蛋白质:加0.05-0.1%乳化剂PPB。 萃取:2-3次。 逆流萃取过程 正相萃取:酸化pH1.8-2.0,滤液:醋酸丁酯= 1:0.3,碟片式离心机分离(浓缩1.5-2.1) 反相萃取:pH6.8-7.4(磷酸盐、碳酸盐缓冲 液)。把青霉素从丁酯中提取到缓冲液中。 反复萃取2-3次,达到结晶要求。 萃取条件:10℃下。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 4、脱色 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 过滤,除去活性炭。 5、结晶——直接结晶 加醋酸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绿色食品无公害稻谷的生产1.ppt
- 动物生物学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ppt
- 肺动脉高压孙家珍.ppt
- 高三地理选修常见的天气系统.ppt
- 基因工程上课.ppt
- 钙、镁、磷的测定.ppt
- 第五讲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ppt
- 高中化学总复习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ppt
- 第9章传染与免疫.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