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发热症状、咀嚼能力正常,消化机能正常者,采用 普食。 对于病情重,影响到消化机能和咀嚼能力、肌无力0-2级、大手术后(如胸腺切除)或拒食等类型的患者,应给软食、半流食、流质及管饲流质饮食。 慎食: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苦瓜等寒性蔬菜。 少食:苦味食品,因为苦能泻热、容易伤胃。 多食:重症肌无力患者脾胃虚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3.生活护理?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协助生活护理。 当肌无力症状明显时,协助病人做好洗漱,进食,穿衣, 处理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适当锻炼,以不劳累为主。 4.用药护理? 抗胆碱酯酶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遵医嘱用药,按时用药.若病人有吞咽困难可在餐前30分钟服药,若病人晨起行走无力可在起床前服长效溴吡斯的明.发病诱因存在时可遵医嘱适当增加用药剂量.用药期间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等毒蕈碱样不良反应,可用阿托品对抗。 糖皮质激素:部分病人用糖皮质激素后2周内会出现病情加重,需严密观察.给予高蛋白,低糖,含钾丰富饮食。 免疫抑制剂:用药期间注意肝肾功能及血象的变化,若白细胞计数低于4X109/L,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停药。 5.病情观察 观察重症肌无力病人有无全身无力、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等肌无力危象的特征,以及瞳孔缩小、出汗、恶心、呕吐、腹痛、呼吸相吞咽困难等胆碱能危象的表现。如有呼吸困难应及时吸氧或做人工呼吸。 对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动稠不易咳出者,严重影响通气量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浅、缺氧情况,及时调节潮气量,经常检查患者的氧分压、氧饱和度和血液pH值等,以助了解呼吸功能有无改善。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各种胆碱酯酶药物的作用时间,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效应都不一致。应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调整剂量、给药时间及剂量。 及时准确地应用人工呼吸机.保证气道通畅,如患者出现紫组、额面糊红、结膜充血、血压升高、脉快、全身多汗、流涎、精神兴奋、甚至意识障碍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在医师没有到来之前,采取人工气囊辅助呼吸,保持气道通畅。 重症肌无力医疗护理汇总 神经-肌肉接头:亦称为神经-肌肉突触,是指由运动神经末梢与肌膜间构成的一种特殊突处结构。 知识扩充 组成: 突触前膜(神经末梢)内含储存ACh的囊泡 突触间隙:内含乙酰胆碱酯酶。 突触后膜(肌膜):形成皱褶样,分布着 AChR 重症肌无力( MG):是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 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常 于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其受累肌群均有“ 晨轻暮重”。 概念 流行病学资料 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为男的两倍。 发病高峰,女为20~30岁,男为50~70岁。 25%病人于21岁前起病。 临床表现 发病率为8~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有两个发病高峰: 20-40岁,女性多见,多伴胸腺增生; 40-60岁,男性多见,多伴胸腺瘤。 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多数病人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受限,双眼常不对称。 若累积到面部肌肉和口咽肌则出现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说话带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受累则出现颈软、抬头困难耸肩无力。 若呼吸肌受累则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 临床表现 本病特点:症状波动,肌肉的无力在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早晨较轻,下午或晚上加 重,即“晨轻暮重”现象。 临床分型(Osserman 分型法) I型:眼肌型——占15~20%,预后好。 IIa型:轻度全身型——30%,无危象,对药物 敏感。 IIb型:中度全身型——25%,无危象,药物反 应较差。 III型:重度急进型——15%,起病急,病情危重,出 现肌无力危象,死亡率高。 Ⅳ型:迟发重症型——10%,症状同常由III型,起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