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声音是 如何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神秘的声现象。 这节课同学们需要掌握: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知道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知识准备 温故而知新。 1、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物体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 、液体和 。 2、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做 ,往返一次就叫做振动了一次。 二、小组探究活动 动手操作,亲历探究过程,提高实验技能。 探究 1:声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 1)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说话; (2)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归纳结论:声是由物体的 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_______。 区分发声停止和声音停止 探究 2 :声音传播的条件 实验:( 1)把耳朵贴在桌面一端,请另一同学轻敲桌面另一端; (2)仔细观察音乐手机在水槽中的表现试试还能不能听到声音; (3)阅读教材真空罩实验,获取相关信息。 归纳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 传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探究 3 声速 1. 思考:古代侦察兵在侦查敌情时,总是将耳朵贴在地面来发现敌人的情况, 为什么不直接倾听呢?耳朵贴在地面,听到的声音由什么传入耳朵?直接倾听 呢?这说明什么问题? 2. 阅读课本 P30“小资料”从课本所给的资料说明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有 个, 分别是:( 1) ;(2 ) 。 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4. 回声:当声音遇到 时被 回来就会形成回声。 实验表明:要区别回声和原声,至少间隔时间在 以上,若此时气温是 15℃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声音在这段时间内传递了多远?声源距离到障碍物之间 的距离最短是多少? 三、典例剖析 典题精析,共享思维心路。 例 1 如图 1 甲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 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______。如图 1 乙,笛子发出的声音是 _________振动引起的。 思路剖析:任何一个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喇叭“唱歌”(发声)时, 纸盆上的纸屑就随之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的“唱歌”声是由于纸盆的 振动产出的。笛子是一种乐器,管内充满了空气,平时管内空气静止不动的, 吹笛子时,笛子管内的空气柱会发生振动,笛子就发出了声音。 变式练习 1:小槌敲击音叉,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嗡嗡的声音;用手接触一下, 手有麻的感觉;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水面有大量水珠被激起来,以上现象说 明发声的音叉在 ;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后,发声停止,这 是因为 。 例 2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啾啾”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思路剖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需要分析题干 中每种情况下声音是通过哪种物质传到耳中的。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声音是由空 气传入人耳的,我们听到的鸟鸣也是由空气传入耳朵的,人听到溪流的流水声 也是由空气传播的,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气体能够传声。水中快要上钩的鱼被 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鱼听到了岸上人的说话声,这声音必须由水才能传 给鱼,故说明液体能传声。 变式练习 2 :用两个纸盒和一根钢线可以制成“土电话”,两个人能在相距不太 远的地方用它通话,说明(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