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瓜氨酸血症诊疗指南
概述
瓜氨酸血症分为瓜氨酸血症Ⅰ型(citrullinemia,Cit-Ⅰ)和瓜氨酸血症Ⅱ型,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瓜氨酸血症Ⅰ型是由于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ASS)基因突变所致,ASS1基因(定位在9p34.11)突变使酶的功能缺陷,导致氨在体内蓄积,出现高氨血症,瓜氨酸及其他尿素循环的副产物在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蓄积,引起一系列的毒性损害,造成惊厥甚至昏迷等一系列临床表征,严重时导致脑水肿危及生命。
瓜氨酸血症Ⅱ型是由于编码希特林蛋白(Citrin)的SLC25A13基因(定位在7q21.3)突变所致,引起尿素循环及NADH的转运障碍和相关代谢紊乱。成人发病患者称为成人发作的瓜氨酸血症Ⅱ型(adult onset citrullinemia type Ⅱ, CTLN2),1岁内发病则称为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二者为Citrin缺乏症不同年龄的两种不同表型。本文将以瓜氨酸血症Ⅱ型为例进行介绍。
病因和流行病学
瓜氨酸血症Ⅱ型是由于编码希特林蛋白(Citrin)的SLC25A13基因(定位在7q21.3)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希特林蛋白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线粒体内膜上天冬氨酸/谷氨酸的载体,参与一系列的生物反应过程,将线粒体内天冬氨酸与胞质中谷氨酸、质子交换,向胞质提供天冬氨酸参与尿素、蛋白质和核苷酸合成。同时,作为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一员,将胞质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运至线粒体,向线粒体内提供充足的NADH,同时维持线粒体与胞质之间NADH比例的平衡。SLC25A13基因突变可影响希特林蛋白的活性,由线粒体转运到胞质的天冬氨酸减少,导致胞质内天冬氨酸缺乏,尿素循环受阻、瓜氨酸蓄积;同时导致胞质内NADH/NAD+升高,从而引发各种代谢紊乱如抑制糖酵解、糖异生,干扰蛋白质及核酸合成,同时抑制脂肪酸氧化、促进脂肪合成。
瓜氨酸血症Ⅱ型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均有报道,而患者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在日本人群中,SLC25A13基因纯合子突变频率约1/19,000,与NICCD发病率一致,CTLN2的发病率为1/230 000~1/100 000。有报道估计在我国南方SLC25A13基因纯合子突变频率约1/9200,而在我国北方约1/3,500,000,南方比北方的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
NICCD患儿于出生后至数月内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月龄内,很少晚于5月龄。最常表现为出生后黄疸持续不退伴或不伴大便颜色浅淡,肝脏轻度肿大或无明显肿大。NICCD还有其他多种非特异临床表现,包括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腹泻、低血糖、凝血时间延长等。大多数NICCD患者上述症状及体征在6个月至1岁左右可自然缓解或经过饮食结构调整和药物治疗缓解,其中少部分的NICCD患者在青春期以后发展为CTLN2。
CTLN2大部分是在成人后发病。通常在饮酒、摄入甜食、服用某些药物或感染后突然出现高氨血症所致的谵妄,意识混乱等精神异常表现,严重者易与肝性脑昏迷混淆。严重的CTLN2病情发展急剧,得不到正确治疗可危及生命。患者多为消瘦体形,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饮食偏好,嗜食豆类、高蛋白、高脂食物,而厌食高糖类。
辅助检查
1.常规生化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转氨酶水平轻度升高,血清总胆汁酸显著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甲胎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低血糖、高脂血症、半乳糖血症、凝血功能轻度异常等。
2.血串联质谱分析 瓜氨酸、苏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水平增高,部分患者仅有瓜氨酸增高,可伴有多种酰基肉碱增高。
3.尿气相质谱分析 半乳糖、半乳糖醇和半乳糖酸和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增高。
4.肝脏组织病理 显著改变为肝脂肪变性,可见弥散肝细胞微泡或大泡状脂肪变性,毛细胆管内有胆汁淤积甚至小胆栓形成,轻到中度纤维化,个别患者可见肝门处淋巴细胞浸润及肝巨细胞转化。
5.基因检测 检测到两个SLC25A13等位基因均有致病性变异即可确诊本病。
6.肝组织中Citrin蛋白表达水平 患者的肝组织中Cit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诊断
1.NICCD的诊断 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NICCD临床、生化诊断标准。1岁以内起病,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血生化提示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血瓜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升高的患者应考虑NICCD的可能,结合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被认为是确诊NICCD的可靠手段。患者的两个SLC25A13等位基因均有致病性突变即可确诊本病。
2.CTLN2的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