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病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术体系中
最核心的理念
; 近百年来,西医学由于不断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保护人类的健康,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这种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强调所谓病因和着眼局部病灶,采取直接拮抗的一些治疗手段,严格规范分科诊疗及过分依赖理化检测、病因诊断的疾病医学,其自身的缺陷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陈竺在2007年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中,曾提出过深刻的反思,他说:“现代医学在专业化还原的策略下分工越来越细,致使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的实施过程逐渐趋于‘破碎化’。; 但是几乎所有复杂性疾病都受到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以及不同疾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在破碎化的诊疗体系下会被丢失,使我们失去不少用简单方法进行治疗或早期干预的机会。”
; 这些问题,对于从“整体恒动观”出发,坚守“顺应自然、以人为本”的理念,直接以患者的证候及其病机为依据进行“辨证论治”,采用天然药物或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的中医药学来说,即是其发挥作用和疗效优势的广阔空间。;1 整体观念;1 整体观念;“因时制宜”的诊疗原则。
(1)抓住有利时机防治疾病。根据《内经》“治未病”等理论,采取“择时而治、防治于发病之先”的措施,以期达到防止或减轻某些慢性疾病复发的目的。;如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对某些冬季严寒时易发的慢性病,借助夏季自然界阳气升旺的有利时机,用中医药的内外治法,扶养人体的阳气,以达到祛除化解体内伏藏的凝寒宿饮等阴邪的目的,以防止或减轻其冬季的发病,如现在颇盛行的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病的“敷贴疗法”等。
;所谓“夏病冬治”,就是对一些素来阴虚体弱或阴虚阳亢者,可借助自然界秋冬阴气当盛的有利时机,用中医药的方法滋补人体的阴精,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防治夏季易发的上述“阴虚阳亢”类疾病,如现在已风行南北的所谓“膏方”和其他“冬令进补”的方药及食疗法等。 ;(2)根据病证发作的时间判断病机、选择治法。 ;
午后发热,多与阴虚、瘀血、湿热等有关,其中夜间发热尤甚,伴骨蒸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属阴虚,宜滋阴清热;
午后及上半夜发热甚,伴唇舌及两颧发紫、胸闷喘促者,多为瘀血发热,治宜活血化瘀;
;若发热以午后5时左右为甚者,古称“日晡发热”,多伴有胸闷、腹胀、便溏(或便秘)、纳差及舌苔黄腻等证候,为湿热所致,宜清热化湿为主治之,见腑实证者,可用下法。;(3)临床择药配方要顺应时令;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如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
秋月宜加酸温之药,如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
冬月宜加苦寒之药,如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等。
;1.2 五脏一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针灸、推拿的原理和防治功效。如:胃痛腹胀,可以针灸下肢的足三里穴;牙痛、面肿、感冒发热,可以针刺手上的合谷穴等,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医内科在临床中最常用脏腑相关的治法,如中医五行生克理论衍生出的治疗肺系疾病的“补土生金”法、“清肝泻肺”法,治疗肝病的“肝病实脾”法,治疗肝风的“滋水涵木”法,治疗久治不愈之慢性腹泻的“补火生土”法等。
;1.3 形神合一; 因此,《内经》中将“治神”列为中医防治疾病的五大法则之首。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发展到现在,其临床运用模式可概括为如下4种:;2.1 方证对应 ; 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可以重复的宝贵经验,其集中的体现,即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如:桂枝汤是针对太阳病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时使用的(13条),而小柴胡汤则是针对少阳病出现“胁下鞕满,往来寒热”等症时使用的(266条)。; 一千多年以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直到今天,我们只要按照其所列的方证条文使用其方,多效如桴鼓。
;2.2 审机论治;所谓“病机”,即指病证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
实际上,仲景原著中的所谓“方证”,也是以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为基础的,或者说,这些方证条文也是可以用以用八钢、六经、脏腑等辨证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以认定其病机,推广其应用。; 这也正是张仲景的经方至今仍能经久不衰、不断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的道理所在,即所谓“圆机活法”。不然,仅靠原著条文中的“方证对应”,未免局限。
; 中医所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关键就是判定和抓住“病机”。
;2.3 微观辨证; 可以说,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是中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0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装饰装修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VIP
- 青岛市招商引资的困境剖析与路径重塑.docx
- 《论文写作技巧》课件.ppt VIP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pptx VIP
- 福建师范大学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docx
- 199-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架构及管理规范.pptx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5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智慧农业建设作业指导书.doc VIP
- 2021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生物化学和动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