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财务报表解释第五讲利润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 ——每股收益 * * 一、每股收益准则历史 1950年后美国逐渐发展起来 用于帮助投资者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加拿大及日本均制定有“每股收益”准则,要求已上市公司及处于申请上市过程中的企业计算和披露“每股收益”信息; IAS33号准则 内容: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期权及或有可发行股份等(潜在普通股) 2002.11月发布征求意见稿 * * 二、现行每股收益计算和列报 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适用范围:基本一致 旧准则:在拟发行或已上市公司中进行披露 新准则: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 都应披露包括每股收益指标的计算过程,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每股收益计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 * * 三、新旧准则差异(1):要求披露的强制主体不同 旧准则:基于中国证监会的信息披露要求, 新准则:以企业会计准则中一项具体准则由财政部颁行 * * 三、新旧准则差异(2):要求披露的形式不同 旧准则 年报中用列表方式提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中列示摊薄和加权的每股收益, 另以利润表附表形式,分别列示按全面摊薄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不列入财务报表,也不列入附注, 新准则 每股收益应在利润表中列示(14条), 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计算基本和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分子(净利润)和分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过程(15条)。 * * 三、新旧准则差异(3):每股收益计算和披露的内容不同 旧准则:是基于普通股而计算的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的基本每股收益,并未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 新准则:既要计算和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又要计算和披露稀释的每股收益,但是不需要计算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 * * 三、新旧准则差异(4):每股收益计算的收益基础不同 旧准则: 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的基本每股收益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新准则: 基本和稀释的每股收益 以当期净利润为基础(4、7),即分子简化为一个指标。 * * 三、新旧准则差异(5):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的时间基础不同 旧准则:报告期时间、增加和减少股份的时间,是按月计算的, 新准则:基本每股收益所涉及的报告期时间、发行在外和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也可以按月份计算(第5条)。 * * 谢谢! * * * * * * * * CFO财务报表解释 第五讲:利润表 * * CASE 1 原计净利润 US$ 14.22亿 减:应摊销研究开发费 10.02亿 应推销专用工具 2.43亿 应推销培训费、设计费 5.93亿 合计 18.38亿 调整后净利润 -US$4.16亿 美国MD飞机公司95会计年报被迫调整 安然公司/word-com* * * 1、利润表/损益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Income statement or Profit Loss Account: Financial performance) 利润表/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的报表,是一个时期报表。 电影VS照片 * * 股本和股利 普通和优先股* 普通股分为面值及超面值 溢价发行、平价发行、折价发行 超面值在中国作为资本公积 东方锅炉“贪污案”--对超面值部分的争议* 金拌水泥厂的案例 * * 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经济活动有的有周期,有的没有周期* 假设所有经营活动有周期,而且一致。在中国,规定为与财政年度一致 这样处理 有利:各企业之间、企业前后期可以比较(可比) 不利:有些企业经营活动周期超过财政年度,核算有困难 某汽车修理厂承包的故事! * * 对企业经营结果的计量方法 现金制或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 应计制或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 收入成本不匹配!* 政府可以!* * * 现金制或收付实现制 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时,以收到现金时确认为销售。而费用的计量则是以实际支付现金为标准。 企业禁止使用该种会计核算方法 举例:快餐店用现金制会计核算的结果。 * * 应计制或称权责发生制 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就确认销售,而不是等到收到现金时才予以确认。 费用在赚取收入时就予以确认,而并不一定等到实际支付时,才予以确认。 能够较好地体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大部分企业使用应计制会计。 * * 会计要素--利润表的会计要素 收入 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收入*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