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2.仪器设备
2.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2 标准法维卡仪。
2.3 代用法维卡仪。
2.4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 m m ×240 m m ×310 m m ,篦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 m m 。箱的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 min±5 min 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 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2.5 雷氏夹膨胀仪:由铜质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 m m ±2.5 m m 范围以内,即2x =17.5 m m ±2.5 m m 。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2.6 量水器:最小刻度为0.1 ml ,精度1 %。
2.7 天平:量程1000g,称量精确至1g 。
2.8 湿气养护箱: 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 ℃ ±1 ℃,相对湿度大于90 %。
2.9 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如下图所示,标尺最小刻度为0.5 m m 。
2.10 秒表:分度值1s。
3.试样及用水
3.1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 m 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3.2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4.试验室温度、相对湿度
4.1 试验室的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大于50 %。
4.2 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内室温一致。
5.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5.1 试验前必须做到
5.1.1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活动。
5.1.2 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5.1.3 水泥净浆搅拌机运行正常。
5.2 水泥净浆的拌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净,将称好的500g 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水拌和,慢速搅拌120s , 停拌15s , 接着快速搅拌120s 后停机。
5.3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步骤
5.3.1 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经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5.3.2 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5.3.3 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记。
5.3.4 当试杆距离玻璃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6 凝结时间的测定
6.1 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其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6.2 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制成标准稠度净浆(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内。
6.3 初凝时间测定
6.3.1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用“min”计。
6.3.2 试件在混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 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这指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6.3.3 。临近初凝时,每隔5 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6.3.4 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确定达到初凝状态。
6.4 终凝时间测定
6.4.1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用“min”计。
6.4.2 为了准确观察试件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下翻转180o,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继续养护。
6.4.3 临近初凝时,每隔15 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6.3.4 达到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确定达到终凝状态。
7 安定性测定
7.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