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ICS 71.100.10
Q 52
YS
中华人民 共和 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575。1 8—2007
代替YS/T 575.18 2006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 8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一非水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bauxite--
Part 1 8: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content--
Non—aqueous titrametric method after combustion
2007-1 1-14发布 2008-05—01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YS/T
YS/T 575.1 8—2007
刖 吾
YS/T 575--2007《(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是对YS/T 575 2006(原GB/T 3257 1 999)的修订 共有24部分:
——第1部分: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第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一钼蓝光度法
——第3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
——第4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5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光度法
——第6部分: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
——第7部分:氧化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氧化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三氧化二铬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五氧化二钒含量的测定苯甲酰苯胲光度法
——第1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4部分:稀土氧化物总量的测定三溴偶氮胂光度法
——第15部分:三氧化二镓含量的测定罗丹明B萃取光度法
——第16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
——第17部分:硫含量的测定燃烧一碘量法
——第18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一非水滴定法
——第19部分:烧减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20部分:预先干燥试样的制备
一一第21部分: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第22部分:分析样品中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23部分: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第24部分:碳和硫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本部分为第18部分。
本部分代替YS/T 575.18 2006(原GB/T 3257.20 1999)。
本部分是对YS/T 575.18 2006的修订,与YS/T 575.18 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滴定度”的定义;
——将试样的干燥温度统一为110℃士5℃;
——增加了精密度。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新亮、黄健、白鹏程、王晓雯、张育新、刘卫东。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 575.18—2006(原GB/T 3257.20 1999)。
T
YS/T
YS/T 575.1 8—2007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一非水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铝土矿石中总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土矿石中总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5%~1.oo%。
2方法提要
试样在1 200℃的氧气流中加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乙醇乙醇胺一氢氧 化钾溶液吸收滴定。
3试剂
3.1碳酸钙:基准试剂。
3.2硫酸锰。
3.3氢氧化钾。
3.4无水乙醇。
3.5乙醇胺。
3.6变色硅胶。
3.7氨水(1+1)。
3.8氨水(1+19)。
3.9过硫酸铵溶液:250 g/L。
3.10硫酸(p1.84 g/L)
3.11硫酸(1+19)。
3.12活性二氧化锰:颗粒状。
活性二氧化锰的制各:称取20 g硫酸锰(3.2)溶解于500 mL蒸馏水中,加入10 mL浓氨水(3.7), 摇匀,加90 mL过硫酸铵溶液(3.9),边加入边搅拌,煮沸10 min,再加1~2滴氨水(3.7),静置至澄清 (如果不清,则再加过硫酸铵溶液(3.9)适量)。用布氏漏斗抽滤,用氨水(3.4)洗10次,热水洗2~3次, 再用硫酸(3.7)洗12次,最后用热水洗至无硫酸反应。于110(2士5℃烘干4 h,制备成6 mm以下的颗 粒,在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3.13吸收滴定液:将1.5 g氢氧化钾(3.3)溶于970mL无水乙醇(3.4)中,放置一天,滤出不溶物,加
30 mL乙醇胺(3.5)和0.2 g百里酚酞指示剂,混匀。
3.13.1按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