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寿山石地方标准DB35419—2000?福建省地方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寿山石的定义、特征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寿山石实验室出据证书或报告,也适用于寿山石的生产和贸易活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14-1988??化学试剂??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614-1988??化学试剂??密度通用测定方法 GB/T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 DB35/313-1998寿山石雕石种名称标识规定 3.1寿山石定义 寿山石因首次发现于福州寿山而得名,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集合体,因其具特有的硬度、工艺特点而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寿山石按其产出位置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按其矿物学类型分为叶蜡石型、高岭石族型和伊利石型。 3.2改色 使致色物质渗入寿山石,达到产生颜色、增强颜色或改善颜色均匀性的目的。如染涂法制成的寿山石。 3.3拼合 指两块或两块以上寿山石经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在外形上给人以整体琢型印象的寿山石。如拼合寿山石。 3.4煨乌 指质硬的低品质的寿山石品种,其表面或涂上油或不涂上油,熏染制成黑色品种的寿山石。如煨于燃烧着稻糠壳炉中,熏染制成的黑田寿山石。 3.5煅红 指将寿山石浸泡于化学溶液中经加热制成红色的寿山石。如寿山石浸泡于硝酸亚铁等化学溶液中,经稻糠壳炉火使原寿山石石雕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3.6熏烟 指色暗质粗的寿山石石雕通过燃烧的稻糠熏染成色泽古旧的寿山石。 4特征 4.1英文名称:Shoushan?Stone(Agalmatolite) 4.2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为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石英、含少量绢云母、硬水铝石、绿泥石、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按其主要组成矿物分为:叶蜡石型、高岭石族型和伊利石型三种寿山石。 4.2.1叶蜡石型: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 4.2.2高岭石族型: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石。 4.2.3伊利石型: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 4.3化学组成:寿山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和H2O等,还含有FeO、Fe2O3、CaO、MgO、K2O、Na2O及含Sr等微量元素。其主要矿物化学组成为: 4.3.1叶蜡石:AL2[Si4O10](OH)8 4.3.2高岭石族:AL4[Si4O10](OH)8 4.3.3伊利石:(K、H3O)AL2Si?ALO10(OH)2 4.4结晶状态:隐晶质合集合体,常呈细粒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凝灰结构等。 4.5材料性质:常见颜色:白、乳白、黄白、灰白、红粉、紫红、褐红、黄、淡黄、深黄、金黄、灰黄、褐黄、浅黄绿、绿、紫黑褐、黄褐、棕和黑色等,常以多种颜色组成。 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少数呈油脂光泽。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吸收光谱:不明显。 折射率:叶蜡石型为1.50-1.60;高岭石族型为1.53-1.57;伊利石型为1.55-1.61。 紫外荧光:弱的乳白色。 透明度:呈不透明至亚透明,多呈不透明至微透明,个别寿山石近于透明。 密度:叶蜡石型为2.80~2.85g/cm;高岭石族型为2.55~2.65g/cm;伊利石型为2.7~2.80g/cm。 硬度:摩氏硬度:叶蜡石型为1.0-2.5;高岭石族型为2.5-3.5;伊利石型为2-3。 韧度:韧度较高,适于雕刻。 放大检查:常呈致密块状构造和角砾状、缟纹状构造等。还有特殊的絮状、条纹状构造等,如俗称“萝卜纹”、?“花生糕”等。 4.6产出特征 按寿山石产出位置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 4.6.1田坑石 4.6.1.1产于寿山溪的坑头支流水田砂砾层中的寿山石。 4.6.1.2特征:具有“萝卜纹”、石皮,色外浓而内淡,格纹式红筋;在强光下透过石皮观察石质温润,“萝卜纹”细密有序。 4.6.2水坑石 4.6.2.1产于寿山乡东南面侵入溪流的坑头矿脉中的寿山石。 4.6.2.2特征:温含“萝卜纹”,间有红筋,无石皮;断面新鲜,光泽强,棱角分明,石色内外一致。 4.6.3山坑石 4.6.3.1产于福州寿山矿区和月洋矿区的寿山石。 4.6.3.2特征:无“萝卜纹”和石皮,光泽较强,石色内外一致,石质较疏松且干燥。 4.7改色处理: 4.7.1煨乌处理:颜色:石质表皮颜色漆黑、均匀、且分布完整。 ??????????????光泽:石质光泽增强,近于玻璃光泽。 ??????????????透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