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言一刻教师版5-8(本、鄙、兵、病).docx

每日文言一刻教师版5-8(本、鄙、兵、病).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每日文言一刻·第5课 (教师版)1个实词(本)+1个虚词(而)+1个断句(管仲) 实词 1.看视频,掌握“本” “本”是个指事字,“木”是一棵大树,在上面加一横变成“末”,是在指树梢,而下面加一横就是“本”,指的显然是“草木之根”啦,这就是“本”的本义。大家切不可“本末倒置”了。“根”和“本”这两个同义词在双音化的过程中走到了一起,逐渐抽象,变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根本”。“根本”进一步虚化,引申为“本来、原来”。真相只有一个,“追本溯源、探求那个唯一的真相”是名侦探崇高的使命,“本”的引申义也有“推究、探求”的意思。 世界如此喧嚣,真相何其稀少,愿大家都有一双慧眼,辨真假、明是非。 (1) (1)名词 草木之根 根本、基础 (2)动词 推究、探求 (3)副词 本来、原来 本 本 2.连连看,找对“本” 连连看,给下面的实词“本”找到合适的意思。 (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 根本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推究、探求 (3)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树根 (4)君子务本。(《学而》) 本来 3.听解析,铭记“本” 二、虚词 选出下面句子中虚词“而”合适的意义和用法。 A.表目的 B.通“尔”, 表“你的” C.表承接 D.表递进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解析: 1—A,2—B,3--D 三、断句 请结合所学文言知识,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管 仲 束 缚 自 鲁 之 齐 道 而 饥 渴 过 绮 乌 封 人 而 乞 食 绮 乌 封 人 跪 而 食 之 甚 敬 封 人 因 窃 谓 仲 曰 适 幸 及 齐 不 死 而 用 齐 将 何 以 报 我 曰 如 子 之 言 我 且 贤 之 用 能 之 使 劳 之 论 我 何 以 报 子 封 人 怨 之 选自《韩非子》 答案与解析(老师出镜讲解,其他讲解均不出镜):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原文: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每日文言一刻·第6课 (教师版)1个实词(鄙)+1个虚词(何)+1个断句(顺德) 实词 1.看视频,掌握“鄙” 鄙是形声字,右边的双耳刀旁是小篆“邑”的变形,很多这类字与地名有关,本义就是“边远的地方”。既然是边地,这里的人们往往是未开化的、粗俗的,因而“鄙”引申为“浅陋、鄙陋”,鄙陋的人自然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因而又引申出“轻视、蔑视”的意思。古人又讲求谦虚礼让,“鄙”就顺理成章成了他们表达自己“见识浅薄”的常用词了。出身卑微不可怕,就怕见识浅薄不自知,与君共勉。 (1) (1)名词 边远的地方 (2)动词 轻视、蔑视 (3)形容词 浅陋、鄙陋 (4)谦辞 自谦之词 鄙 鄙 2.连连看,找对“鄙” 连连看,给下面的实词“鄙”找到合适的意思。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轻视、蔑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边远的地方 (3)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浅陋、鄙陋 (4)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自谦之词 3. 听解析,铭记“鄙” 二、虚词 选出下面句子中虚词“何”合适的意义和用法。 A.为什么 B.什么、哪里 C. 怎么样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3.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解析: 1A,2—A,3B,4A 三、断句 请结合所学文言知识,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右 骁 卫 大 将 军 长 孙 顺 德 受 人 馈 绢 事 觉 太 宗 曰 顺 德 果 能 有 益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