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漆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一.油漆规格类别要求:颜色:朱红色及草绿色;类别:静电漆; 40μm;烘烤温度:≤ 140℃; 二.油漆的工艺指标要求:满足大华现有生产工艺性能要求(如涂漆工艺:一底一面;漆膜厚度≥ 烘烤时间:20 分钟;链速 1.5 米/ 分钟;喷漆线布局:除油 --- 第一道面漆 ---5 米流平室 --- 第二道面漆 ---12 米流平室 ---30 米隧道烘箱) 三.首次样品漆每种提供不少于 3kg,并附带油漆使用方法及说明; 四.技术要求、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如下: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引用标准 容器中液态油漆的性质 1 油漆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墨刀或搅拌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 目测 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于混合,则评为 器具:小调漆刀; 50 μ m刮板细度计 方法:取少许符合粘度条件试样,搅拌均匀滴入刮板细度计沟槽最深处, 2  细度  ≤ 20μ m  使样品略有溢出,在 1-2 秒内将垂直刮刀由深槽向浅槽端匀速拉过,平板 不留余漆,保持视线与沟槽成 15-30 °夹角,对光观察颗粒均匀显露处, 3 秒内记下读数。 油漆元素含量及检测办法:  GB/T 6753.1 校验好天平,称取 2 克待检油漆放置在预先干燥和准确称量的器皿内; 3 固体含量 ≥ 50% 2. 将称取的试样放在指定的烘箱内, 温度控制在 125± 2℃,连续烘烤 GB/T1725 (不挥发物) 1 小时; 3. 准确称量烘干后油漆重量; ( GB/T6751) 4. 烘干后油漆重量除于烘干前的重量百分比就是固体含量。 朱红: ≤ 140g/ ㎡ 底色不再呈现的最小用漆量 4 遮盖力 在 100× 100mm,黑白格玻璃板,喷涂油漆,以刚看不见黑白格为终点。 GB/T1726 乙法 草绿: ≤ 55g/ ㎡ 用感量 0.01 克天平秤出玻璃板及含有漆膜玻璃板重量,再计算。 烘箱温度: 指触法测量: 5 干燥时间 手指轻触烘烤后的漆膜表面,若感到发粘,但无漆粘在手上,便可认为漆膜 GB/T1728 乙法 130-140 ℃ /20-30 分钟 表面已干燥,计算出对应时间。 6 粘度 ≥ 80s 涂 -4 粘度计测量: GB/T1723 左手堵住杯口,右手将油漆倒满流动杯,松开右手拿秒表计时,至杯中油漆 流完按停秒表,此时秒表读数即为油漆粘度数值。 漆膜性质 △ E≤ 1.0 色差仪检测 7 漆膜颜色及外观 板面 漆膜平整光滑 , 无明显流挂、起泡、针孔、皱纹等弊病。 漆膜平整光滑 QFH漆膜划格器 2 级 1、 漆膜划格器、软毛刷 、透明胶带、 3 倍目视放大镜 8 附着力 2、用漆膜划格器画出 10 条互相垂直、间隔 1mm的方格,用软布从方格对角 (≤ 15%) 方向刷 5 次,用胶带粘接, 沿 60 度方向, 在 0.5 — 1.0 秒内平稳撕离胶带, 用放大镜观漆膜脱落并与图示比较评级。 工具: 1、 QHQ-A型便携式铅笔划痕试验仪测试法 ; 2、 400#细、水砂纸; 9 硬度 ≥ H 3 、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 2 支硬度 H、 2H、 方法:将削好的铅笔插入固定孔内,调平锁紧,按照 1mm/秒向前推 动,每只铅笔犁 5 道 3mm长的痕迹,以不划伤漆膜为该漆膜铅笔硬度。 10 光泽 ≥ 85% 镜面光泽度计 11 耐冲击性 ≥50cm 漆膜耐冲击仪 工具: 柔韧性测定器 12 柔韧性(轴棒法) 直径 1mm长度 35mm检测轴 1、漆面朝上,紧压于直径 1mm棒轴,在 2-3 秒内弯曲 180°,用 4 倍放大镜 观测漆膜有无开裂或剥离现象等破坏现象。 13 绝缘电阻率 5-15MΩ .cm 采用 1010 型兆欧表(摇表)测量:匀速摇动手柄,读出数值。 14 耐水性 48 小时不起泡、 不生锈、 不 常温浸水法:浸入 25± 1℃蒸馏水中 脱落 200h 综合评定 1 级 1、制板 GB1765制备复合层试板 2、漆膜复合层总厚度≥ 40μ m (即失光≤ 2 级;变色、起 人工加速老化 3、符合 GB9278 的环境中放置 14 天 15 泡、裂纹≤ 1 级;粉化、生 4、在试验箱中进行, 设定测试参数 UV313荧光紫外线光源、采用光照 锈、脱落≤ 0 级) 60℃ /4h ,冷凝 50℃ /4h 。 5、 评定 6 个循环无起泡、无生锈、 1、制板 GB1765制备复合层试板 16 高低温试验 2 符合 GB9278 的环境中放置 14 天 无开裂、无剥落 3、在试验箱中测试, -40 ℃ /2h →120℃/2h , 6 个循环。  GB/T1761-1988 GB/9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