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docVIP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1、院试? 有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2、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会魁”)? 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乡试第一解元,第二亚元 会试第一会元? 殿试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乡试第3,会试第2第3的没有特定称谓? ?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宋朝的、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归类? 释褐(1)起家(2)初入仕,????? 知(3)典(4)执(5)掌(6)宰(7)宦途。?? 授(8)予(9)官职封(10)拜(11)除(12),? 征(13)召(14)朝(15)觐(16)入(17)国都。? 举(18)荐(19)察(20)选(21)推(22)贤才,? 荫(23)补(24)嗣位(25)祖功殊。? 兼(26)领(27)判(28)充(29)皆兼职,??? 下车(30)视事(31)到任初。? 拔(32)擢(33)陟(34)升(35)真可喜,??? 夺(36)贬(37)罢(38)黜(39)实当哭。? 移(40)徙(41)转(42)改(43)属调动,??? 晋(44)加(45)超迁(46)多功著。? 假(47)摄(48)权(49)署(50)为代理,? 褫(51)窜(52)谪(53)蠲(54)放(55)远出(56)。? 丁忧(57)服阕(58)起(59)复(60)职,? 充(61)补(62)还(63)牧(64)坐(65)无辜。? 秩满(66)致仕(67)乞骸骨(68),???? 请老(69)谢病(70)隐(71)仕途。? 解组(72)告老(73)乞身(74)归(75),??? 死(76)卒(77)不禄(78)命呜呼(79)。? 紫泥(80)诰命(81)真显赫,?? 加封(82)谥(83)赠(84)人敬服。?? 注释:? (1)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王安石《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初 以进士~~!,补宁州军事推官。”? (2)起家:自家中征召出来,授予官职。《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建元中,上招贤良, 公卿言邓公。时邓公免,~~为九卿。”? (3)知:主持,掌管。《吕

文档评论(0)

139****7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