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总复习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含答案.docVIP

语文高考总复习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复习 古诗鉴赏 对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悬、碧空如洗、宁静安谧的环境中,月下人形单影只、愁思萦怀的画面。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写出四个即可) 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 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①。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②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注 ①陲:边陲,国境,靠边界的地方。②沈冥:隐居的人。 诗中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叹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乐,写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而无法达成本心,于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注]春寒。 注 特地:特别。 说说“双燕”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发主人公的情思,既有对成双晚归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与下片“独倚”呼应,衬托其孤独感。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注]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诗人作此诗时正值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1)诗中“丹橘”具有哪些内在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以岁寒而变节,只求贡献于人,荫庇他人。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得势的小人。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 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和元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了老翁的体衰闲散。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亭柳·赠歌者① 晏 殊 家住西秦,赌博②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④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 ①这首词作于晏殊知永兴军任上,此时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②博:众多,丰富。③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④漫:枉,徒然。 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燕虞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