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阅读答案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④冀罪止子身: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以保全他们生命不能?不(fu),同“否”。⑥寻亦收至:不一会儿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寻,不久。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2.冀罪止于身()()
3.二儿可得全不()
4.寻亦收至()()
二、翻译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参考译文和答案】
7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1.逮捕惊恐2.希望自身3.同“否”4.不久逮捕他们的人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篇二: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一)
目录
1.赵襄主学御……………………………………………………………3
2.老马识途………………………………………………………………3
3.穿井得人………………………………………………………………4
4.南辕北辙………………………………………………………………5
5.千里之马………………………………………………………………5
6.赵威后问齐使…………………………………………………………6
7.齐欲伐魏………………………………………………………………6
8.赵襄子饮酒……………………………………………………………7
9.沛公至咸阳……………………………………………………………8
10.四面楚歌………………………………………………………………8
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9
12.孔子见罗雀者…………………………………………………………10
13.教子……………………………………………………………………10
14.石崇与王桤争豪………………………………………………………11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2
16.长安何如日远…………………………………………………………13
17.床头捉刀人……………………………………………………………13
18.雪夜访戴………………………………………………………………14
19.陈太丘与友期行………………………………………………………15
20.未若柳絮因风起………………………………………………………15
21.七步诗…………………………………………………………………16
22.太宗罢朝………………………………………………………………16
23.永某氏之鼠……………………………………………………………17
24.临江之麋………………………………………………………………18
25.荔枝图序………………………………………………………………19
26.三上……………………………………………………………………19
27.名二子说………………………………………………………………20
28.读孟尝君传……………………………………………………………21
29.伤仲永…………………………………………………………………22
30.盲人识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