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血因子与常用抗凝药物;目录;(一) 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 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种类:13种(其中F VI是F Va,实为12种)。;因子I,纤维蛋白原 因子II,凝血酶原 因子III,组织因子 因子IV,钙因子(Ca2+) 因子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 因子VII,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因子VIII,血友病因子 VIII 或 A, 因子IX,血友病因子 IX 或 B 因子X,STUART(-PROWER)-F,自体凝血酶原C 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因子XII,HAGEMAN因子, 表面因子 因子XIII,血纤维稳定因子;FITZGERALD因子 FLETCHER因子 (激肽释放酶原) von-Willebrand-因子 ;凝血因子的特点 ① 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② 除F III(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F 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 ③ 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血液中,经其他酶水解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有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激活后,在该因子右下角标上“a”;④ 在凝血中起酶促作用的因子有F Ⅱ、Ⅶ、Ⅸ、Ⅹ、 Ⅺ、Ⅻ、XIII、前激肽释放酶。 ⑤ 在凝血中被消耗的因子是Ⅱ、Ⅴ、Ⅷ 、XIII;最不稳定的是Ⅴ、Ⅷ。 ;; 在共同凝血途径中有两步重要的正反馈反应(有效地放大了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作用) (1)FⅩa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Ⅸ。 (2)FⅡa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Ⅹ、Ⅻ和Ⅱ。还可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刺激血小板收缩蛋白引起血块退缩。 但是大量凝血酶的产生却反过来破坏FⅧ和FⅤ,这是正常凝血的负反馈调节,以防止不适当的过度凝血。;抗凝剂定义: 抗凝剂(anticoagulants):是一些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抗凝(血酶)药物 普通肝素(UFH) 低分子肝素(LMWH) 维生素K拮抗剂(VKA) 磺达肝癸钠 水蛭素 比伐卢定 抗血小板药物 环化酶抑制剂 ADP受体拮抗剂雷 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溶栓药物 抗纤维蛋白:tPA 抗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元: UK,SK ;ATIII + Xa + IIa;肝素; 肝素类是最经典的肠外用药抗凝药物,因激活抗凝血酶III而间接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 ;; 临床应用中的优点: 抗凝效果显著,起效快。 可快速被中和(硫酸鱼精蛋白)。 临床应用中的缺点: 分子量大(平均15KD)、化学结构上具有不均一性。 与血浆蛋白存在非常显著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低、药代动学难以预测。 易引发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 需要进行实验室监测。 半衰期短(0.5-1h)。; 低分子肝素(LMWH)是第二代肝素类抗凝剂,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产生的片段,与肝素相比具有的优势: 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无需实验室检测,病人可居家使用。 按体重给药,抗凝效果可以预测。 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IH)更高的生物利用度(90%)VS30%。 更长的血浆半衰期4-6hVS0.5-1h。 分子量小,与Xa结合选择性高,对IIa作用弱,不影响已形成的凝血酶,抗血栓作用强。 ;缺点: 只能注射给药 仍然有HIT风险 无有效拮抗剂 临床常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钠、钙,与肝素相比LMWH不需要持续静脉滴注,经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出血不良反应较少,一般不需要检测凝血指标。可以用鱼精蛋白部分中和。;超低分子量肝素(ULMWH)是肝素经过化学法或酶法降解而得的分子质量2000-3600的寡糖片段,其主要4-12个单糖构成。 优点: 具有较高的抗Fxa/FIIa活性比,抗栓作用较低分子肝素强。 缺点: 没有特异性的拮抗剂 ;化学合成肝素类似物;;磺达肝素是首个化学全合成的肝素类特异戊糖序列类似物,是FXa选择性抑制剂,磺达肝素通过对 ATIII活化,高效增强其FXa的抑制( 可高达300倍) 而发挥作用,在血浆中,磺达肝癸钠并不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不会引起HIT(血小板减少)。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为 100%,以原型从肾脏排泄。;艾卓肝素是磺达肝素超甲基化的衍生物,与磺达肝素作用机理相同,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也为 100%,但半衰期更长130h,可以 1周给药 1次,较磺达肝素使用更方便,但是也因此可能会导致出血。因此,对艾卓肝素的研究已经终止,研究者把目光转向了生物素修饰后的艾卓肝素。;SSR1257E是艾卓肝素的生物素化衍生物,与艾卓肝素有着相似的药代学和药动学,同样每周只需要皮下注射1次。唯一的差异是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