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东亚服饰文化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女性发饰和服装 宋明服饰 宋代建立之后,聂崇义于建隆二年(961年)上《三礼图》,奏请重新定制服饰。“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臘”。分官服、儒服、短衣之分。 明代将衣冠作为尊崇周礼的象征,加上礼教的确立,衣冠成为了华夏礼仪的重要表征。?明朝对于克复华夏服饰礼仪的作用重大,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合而一体,形成华美的明代服饰文化。 宋代官服和儒服 大明衣冠图 清代之后的服饰 满清以旗袍、长衫为特色,男子辫发。 民国对旗袍的改良以及中山装的兴起。 清代服饰 民国服饰 日本服饰变化过程 大和国时代 平安时代 镰仓、室町时代 江户时代 和服的由来——吴服 最初的日本服装是被称为“贯头衣”的女装和被称为“横幅”的男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个洞,从头上套下,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所谓“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日本的和服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渐演化而成的。 和服在19世纪末期以前偶尔也称作吴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吴服(ごふく,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 传入日本的缘故。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中国吴地以吴服闻名天下。 《日本书纪·应神纪》载:“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缝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丽国,欲达于吴。” 第五讲 东亚服饰文化 一、东方文化象征的东亚服饰 1、东亚传统服饰文化圈 在东亚地区除了有儒家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之外还有一个汉服文化圈,我们把她称为东亚传统服饰文化圈。 2、东亚传统服饰文化圈的范围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 3、东亚传统服饰文化圈的形成原因 一、东亚趋同的气候环境(温带季风性气候) 二、古代中国同东亚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贸易、移风易俗) 三、儒家礼教制度外在体现的扩散 二、作为东亚传统服饰核心的汉服 一、汉服的定义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政治制度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二、汉服在文化上的意义 1、服饰一开始只是承担着御风防寒、遮体避羞的作用,但随着其所在区域的文化发展与进步,服饰逐渐融入到其文化内涵之中,成为其文化的外在表现。 2、汉服源自黄帝制冕服,它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 3、汉服逐渐与儒家的华夷思想结合起来,成为区分华夏和夷狄的重要外在体现。 三、汉服的沿革与发展 一、原始部族时期 二、商周形成时期 三、秦汉巩固时期 四、隋唐交融与演变时期 五、宋明表里、学思、文质一体时期 六、明清易代之后汉服的状况 原始部族时期的中国服装 最初的服饰是用以保护生命、掩形御寒、装饰自身,为了捕猎野兽,对付战争,防止利爪、矢石的伤害,或出于伪装与威慑,出现了原始的兽头帽、皮甲、胫衣。 原始部族首领、巫师,在某种情形下,为了象征权威和特定的身份,衣服已不同于普通的民众和奴隶,如《易.系辞》中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为中华民族上国衣冠、文物制度奠定了基础。 殷商西周时期的服饰 一、殷商时代的服饰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奴隶主和贵族已经传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了。 从安阳出土的玉石人雕像得知,商代衣着通常是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织、绣种种花纹,领缘袖口用花边装饰,用宽带束腰,腹前垂一兽投纹样的韦蔽,下着裙裳。 商代服饰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颜料外,许多植物如槐花、栀子,以及种植的蓝草、茜草、紫草也做成了染料,为服饰材料和纹饰提供和空前的物质条件。 二、周代礼制与服装 王室公卿为了表示威严与尊贵,在不同的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装也需采取不同的方式。 天子的十二章服:《尚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晞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后成为历代帝王的服章制度,直至清帝退位,袁世凯复辟称帝。 殷商服饰表征 西周服饰表征 春秋战国时代的服饰变革 一、佩饰与服饰纹理的多样化 天子、贵族、士大夫佩戴玉、剑,腰间还带钩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