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战略与能源经济 第四章; 内容提要
第0章 绪论
第1章 能源概论
第2章 可持续发展
第3章 能源与经济发展
第4章 能源与社会进步
第5章 能源与环境
第6章 能源安全
第7章 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第8章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第4章 能源与社会进步;(1)利用能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采猎文明——人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
柴薪·马车·农业文明——人与自然基本相对和谐
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状态
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人与自然不和谐状态
绿色能源·能源革命·未来文明——
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状态;(2)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是绿色文明追求目标
农业文明——黄色文明;(黄土)
工业文明——黑色文明 (煤炭燃烧)
未来文明——绿色文明
21世纪人类发展的目标:追求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亦即绿色文明。;第4章 能源与社会进步;(1)什么是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1)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自身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超过第一产业。
2) 英、美和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按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分类。如下:
①“起飞”前阶段,即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
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主要靠增加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投入实现-又称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1)什么是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② “早期经济增长”阶段:从18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前。
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原因是靠用工业中的机器操作代替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手工劳动实现。
为此,机器制造业和作为机器制造业基础的其它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制造业等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投资驱动,M.波特把这一发展阶段称作“投资驱动阶段”。;4.能源与社会进步
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
4.2.1 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 ;4.能源与社会进步
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
4.2.1 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 ;4.能源与社会进步
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
4.2.1 先期工业化??家的能源消费 ;4.能源与社会进步
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
4.2.1 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 ;1860年;(2)先期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对比
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以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留下了种种遗患;
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
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大量消耗。 ; 表4-1~表4-4列出了17个主要先期工业化国家目前的一次能源(油、气、煤、水、核)的产量和消费量、人均占有量的比较。 ; (续) ;;;(3)先期工业化国家能源人均消费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能源消费量美国最大,达8.19吨标准油当量(toe), 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5.86倍;
就连消费量最小的希腊和意大利,其人均消费量也有2.8吨和2.9吨,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2倍和2.07倍,
17国平均人均能耗是世界人均能耗的3.95倍。
17国能源消费以优质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台湾(四小龙)和香港等地区在二战后,短短30~40年间内就已经达到先期工业化国家相应的工业化水平,令世界瞩目。
这几个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能源产量却极低。
见下图。
;;但是,这些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对矿物能源的消费量却大得惊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7%,人均一次能源平均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6倍 ;(1)能源总储量不足,保障程度不高
在储量下降、消费猛增的形势下,不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占有量来看,中国许多资源的储量已无大国地位。
我国现有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者加和折合成标准油当量占世界化石能源总储量的比例不足11%。
与占世界人口21%的人口比例相比较,中国已发现的主要能源的储量不是丰富,而是相当贫乏。 ;(2)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需求压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