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教学资源 (二)学科介绍 1.中国教育史的学科定义和断代阶段 1.中国教育史的学科定义和断代阶段 (1)【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 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 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客观公 正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2)中国教育史的四个阶段 中国古代教育史(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到清朝中叶为止) 中国近代教育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 动前夕) 中国现代教育史(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止) 中国当代教育史(新中国成立后) (三)教材介绍 二、学习意义 (一)厚积薄发 (三)学以致用 古为今用 1.“书院与今日大学之比较” 2.“标准化考试与科举考试于教育之影响异同”(“学霸”?“考神”?) (四)勿走极端 1.是教育还是历史?都有(交叉学科),但是重在教育,历史够用为止。 2.厚古、薄古均不可取,历史是 什么就是什么,重在以古推今。 3.审慎于网语、“外”语。 奴隶社会:夏朝还是商朝产生了学校? 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来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教学相长”为何意?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 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 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 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师的)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说明:“教学相长”是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 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 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这 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将“教学相长”视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的互相促进、共同 提高”实际上是望文生义,仅可作为引申义,而不能蒙蔽了其本义。 走 进 孔 子 !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基本线索: 1.“人猿相揖别”约始于440万年以前。 2.“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杨贤江) 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200万年前的“巫山人”。 中国教育史的开端:200万年前。 中国教育已有200万年历史。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2.(传说)黄帝时代,仓颉造字。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综上所述,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 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它们虽然还、 不是正式的学校,但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 了基础。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 (一)司徒主管教化(教育工作) (二)“为政尚武”(武人专 政)——“以射造士”(培养 奴隶制贵族武士) 二、商代的教育 (一)文字: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二)甲骨文的研究,证实古籍中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是可信的。 “以乐造士“ 【结论】 一般认为,在夏朝的、 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 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 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来 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 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 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一、西周的教育特征:“学在官府” “以礼造士”、“学在官府” (一)名词解释: 【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 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 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 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 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 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 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小学、大学、乡学 《史蒥篇》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 三、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 名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CFD基础及软件应用汇总课件.pptx VIP
- 移动通信职业规划.docx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输日热加工禽肉及其产品动物卫生要求.pdf VIP
- 2025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药物分析与常用组学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海丰2022年事业编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三.docx VIP
- 7、美国联邦法典第九卷联邦肉类检验法.doc VIP
- 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docx VIP
- 《荷塘月色》课件25张 .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