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为经济学使董志勇一夜成名(2007-12-01 09:25:58)标签:随笔/感悟 感悟随笔 分类:奇谈怪论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在《人物新周刊》栏目请国内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先锋人物董志勇先生做客,他姓董的何许人也会受到如此礼遇?经查证:董志勇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并曾被公派至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主任。出版英文著作两部,并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及多本期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兼任院长助理、经济实验班项目主任、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调查与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人文奥运旅游纪念品调查与研究报告首席专家。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里,浅显明了地介绍了行为经济学。平常大家犯的很多错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人类普遍的因为不理智而犯下的。他通过广范围的调研,用分钱,选择比例等方式得出的诸多结论,例如:“损失厌恶”“锚定心理”等,证明人类并不是传统经济学定义里的“纯粹理性人”而是“有限理性人”。人类的行为,就算是再理智的,也会被情感,先入的参照物等所左右。20世纪70年代才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可谓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完全颠覆。解释了很多传统经济学完全无法解释的社会现象。行为经济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把主流经济学世界中的自私利已、理性十足的“经济人”还原成了平时容易犯错误的幼稚人、慷慨大方的男男女女、偏好不一的消费者、疯狂的赌徒、自负的CEO!它的崛起是对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的挑战。董志勇先生所著的《行为经济学》是对其理论的补充、拓展和完善,现已被各大高校经济类专业列为教科书选修。他也因这本书一夜成名、大红大紫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这本书值得大家一读!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行为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下面介绍另一篇有关行为经济学的文章供大家欣赏!
行为经济学浅论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来,新古典主义与行为主义在古典主义时期,是同源的。那时人们并不区分快乐有何本质不同。到了马歇尔之后,快乐转义为可测度的效用;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快乐,则被打入心理学,逐出了经济学师门。
卡恩曼的分析就从这里开始。在《体验型功利与实证型快乐》(意译,原文为Experienced Utility and Objective Happiness:A Moment-Based Approach)中,卡恩曼首先区分了功利的两种不同含义。他认为,功利在历史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边沁使用的,指快乐和痛苦的体验。一种是现代意义的,是指决策的权重,源自对选择的观察,在转义上用于解释选择。为区分这两种不同含义,卡恩曼把边沁意义上的概念称为体验性的功利,把现代用法的功利称为决策功利。卡恩曼希望找到一种实证的办法,把握客观的快乐(Objective Happiness)。可以说,卡恩曼的理论,是关于行为决策的理论。
卡纳曼早就发现了人们决策不确定性,即人类的决定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1979年,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韦尔斯基合作,共同提出了期望理论。与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量化方法不同,卡恩曼的方法是,区分当下的功利(Moment-utility)与记忆中的功利(remembered utility),通过二者关系的比较,找到人们行为的支配因素。认为人的行为依赖于对过去行为结果的回忆。过去是对未来最好的预测。
汪丁丁在介绍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克劳夫的行为经济学时,将行为学的基本原则归结为三条:⑴回报原则,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⑵激励原则,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⑶强化原则,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进而更强烈地要求实施同类行为或预期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另一方面,如果某类行为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惩罚时,行为主体将更主动地实施同类行为。
根据这三条原则,人的行为都是经过“记忆中的功利”进行评估后做出的。这种评估,可能带来获得性偏见(availability biases)。比如,近期发生的重要事情总是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就比较远的记忆更能影响当下的决策。比如,人们买涨,就是因为过去的回忆告诉人们的都是关于涨价方面的信息,使人们预期价格还会再上升,直到相反的最近记忆改变了这种情况为止。
传统的主流经济理论把自利置于理论考察的中心,但实践表明,利他主义、社会公正等,也是广泛存在的,否则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大量的非物质动机或非经济动机。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不只是自私的,它还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