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试卷:一轮仿真模拟(二) 含解析.docVIP

2020高考历史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试卷:一轮仿真模拟(二)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轮仿真模拟(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黑龙江哈三中一模)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记载的商周公卿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的有65位。姓氏可考的商周公卿中,商代公卿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而西周则分别是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  )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是在夏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密切相关,而非界限分明,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公卿的族属结构由异姓公卿占多数到同姓公卿占多数,反映出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 2.(2019·湖北模拟)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汉代四川临邛县人民对于天然气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汉)孝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以竹筒盛其光,可拽行终日不灭也。” 常璩(东晋)《华阳国志·蜀志》 “蜀郡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即光武中兴),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 刘敬叔(南朝)《异苑》 “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 范晔(南朝)《后汉书·郡国志》 A.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 B.东汉开始认识到天然气的可燃性 C.汉代广泛将天然气用于煮盐生产 D.汉代火井煮盐技术已经十分高超 答案 A 解析 结合表格材料分析,三则历史记载均有“井火”出现,可见汉代四川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均发现了天然气的燃烧现象,故可确定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这一史实,故A项正确。第一则记述中“(汉)孝宣帝地节三年”处于西汉时期,可见西汉已经认识天燃气,故排除B项;C、D两项中“广泛”“高超”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3.(2019·广东佛山一检)下图是陈列在中国某历史博物馆的三个瓷俑,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一个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察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B.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C.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 D.职业分工导致社会地位不同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考试为选拔标准,“惟有读书高”反映了科举制实行后,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利禄,促使社会重学风气盛行,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察举制,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科举制扩大官吏选拔范围的作用,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因职业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故排除D项。 4.(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 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 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 答案 B 解析 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反映了通过“经筵”制度正君心而治天下的儒家理想,故B项正确。“君心正而天下治”并不是变革君主专制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与夷狄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当时儒学正统地位没有遭到破坏,“恢复”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5.(2019·四川教考联盟二诊) 上图所示现象(  ) 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经历了由增长到降低的变化,这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英国总结原因时认为是由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足,所以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B项。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排除D项。 6.(2019·陕西二联)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