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院肺痈.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概述 1. 主症: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2. 病机要点:热壅血瘀,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 3.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并且认为本病因于风热伤肺,以致热壅血瘀,蓄结痈脓。在治疗上,对未成脓者治以泄肺,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对成脓者治以排脓,用桔梗汤。对预后,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用苇茎汤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肺痈论》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对后世分期论治影响较大。  ; 清代喻昌《医门法律》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法;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 林珮琴《类证治裁·肺痿肺痈》认为“肺痈由热蒸肺窍,至咳吐臭痰,胸胁刺痛,呼吸不利,治在利气疏痰,降火排脓”。 西医:肺组织化脓症,如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而表现肺痈证候者,均可参照本病辩证施治。  ;肺痈----病因病机;肺痈----病因病机;(二)病机 肺痈的病位在肺。 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 病理性质: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 病理演变:初期风热侵袭肺卫;成痈期为热壅血瘀;溃脓期肉腐血败;恢复期邪毒渐尽,邪去正虚,阴伤气耗或见脓毒不净,邪恋正虚。 ;三、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吐黏浊痰经旬月左右,咯吐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相兼,身热遂降,症情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如脓血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消瘦,则转成慢性。 2.验痰法:肺痈病人咳痰,吐在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 3.验口味:肺痈病人吃生黄豆??生豆汁不觉其腥。 4.体征:可见舌下生细粒,溃后迁延之慢性患者,还可见指甲紫而带弯,指端形如鼓槌。 ;四、鉴别诊断 肺痈须与肺痿相鉴别 肺痈与肺萎鉴别表 ; 五、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1.辨病程阶段 肺痈辨病程阶段表 ;肺痈----辩证论治;肺痈----辩证论治;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设计; 六、转归预后 1. 转归预后与热毒的轻重,正气的强弱,诊治是否及时,辨治是否准确等因素有关。 2. 溃脓期是病情顺和逆的转折点,其关键在于脓液能否通畅排除。 3. 极少数患者若出现大量脓血,应注意其是否阻塞气道,避免突然窒息。若溃脓后流入胸腔,为严重的危候。 ; 七、预防护理 1. 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脓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2. 发热时应卧床休息,脓溃后体温正常时可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排痰。溃脓期可根据病变的部位,进行体位引流。 3. 详细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量、特殊的腥臭味、咯血量等的变化,以判断疾病的病期和变化。 ; 4. 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烟酒油腻厚味,禁食辛辣刺激和海鲜发物。 ; 八、历代文献述要 1. 肺痈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对肺痈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已有明确认识,并提出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 2. 唐代医家补充了治疗肺痈方剂,其中以《千金要方》的苇茎汤、 《外台秘要》的桔梗白散为代表,为后世治疗肺痈的要方。 3. 明、清期间,对肺痈的认识更为深入,在临床症状观察、吉凶预后的判断、治疗原则的确立,以及治疗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