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创口的换药和引流管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各类创口的换药和引流管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类创口的换药和引流管的合理应用 一、换药的目的和适应症 ★目的 ◆1.了解和观察伤口的情况以便给予及时、 适当的治疗和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和脓液,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的刺激。 ◆3.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减少病人的痛苦。 ◆4.保护伤口不再受外伤,并防止病菌侵入。 一、换药的目的和适应症 ★适应症 ◆1.外科缝合伤口到了拆线期需要拆线者。 ◆2.创口有出血现象者。 ◆3.患肢浮肿,有受压迫现象者。 ◆4.伤口有引流,需要松动或除去者。 ◆5.伤口有脓液需要清除者。 ◆6.原有敷料移位或脱落,已不能保护伤口者。 ◆7.因便溺污染伤口敷料者。 ◆8.肠瘘排出物过多者。 ◆9.手术前,需要清洁创面和消毒皮肤者。 ◆10.需要观察和检查局部情况者。 二、换药的常用设备 ★ (一)换药的器械 二、换药的常用设备 ★ (一)换药的器械 ◆镊子 ?无齿镊普通常用,有齿镊不常用于接触一般伤口。 ?换特源性感染伤口或伤口敷料全部被分泌物浸透时,还应多备一把镊子,用以夹除污染的敷料。 ◆止血钳、手术剪及其常用方法。 ◆持物钳、探针、外科刀、缝针、缝线、持针器、弯盘等。 二、换药的常用设备 (二)换药中常用的引流物 二、换药的常用设备 (二)换药中常用的引流物 ◆ 1.? 凡士林纱布引流条,无杀菌作用,对伤口无不良刺激,多用于清洁创面,以保护新鲜肉芽及上皮细胞的成长。 不与创面粘连,取换时不致疼痛。不易吸收分泌物,不用于化脓伤口。 ◆ 2.? 纱布引流条,易于吸收脓液。 ◆ 3.? 橡皮引流条,用破橡皮手套或薄的胶皮剪成。 多放在深细而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有时在二期缝合的伤口内置一橡皮引流条,以便渗出物流出。 手术后容易渗血的伤口,也常用橡皮条引流,以防血肿或皮下淤血。 ◆ 4.? 橡皮管引流,刺激性大,多用于深部感染伤口。 橡皮管引流的好处:可以通过它来灌洗伤口内部。 二、换药的常用设备 (二)换药中常用的引流物 二、换药的常用设备 (三)使用引流物注意事项 ◆ 1.? 整理引流条上的皱褶和纤维。 ◆ 2. 使用引流物,部分必须暴露在伤口外面,必要时贯穿一个安全别针,以防坠入伤口;切忌用纱布将伤口填紧,使其成为塞住脓液的塞子。 ◆ 3.?引流物不宜放在大血管附近,避免引起继发性大出血。新鲜出血的伤口,禁用引流物,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包扎。 ◆ 4. 使用引流物,每次要缩短,避免变成顽固性窦道和瘘管。 ◆ 5.? 为使引流通畅,有时引流物必须贯穿相对的切口。 三、换药的技术 ★第一步:换药前的准备 ◆ 1.病人的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及病人的体位。 ◆ 2.工作人员的准备。 (1)了解伤口的情况。 (2)安排时间。 (3)计划先后顺序。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缝合伤口先换,感染伤口后换;感染轻的伤口先换,感染重的后换;一般感染性伤口先换,有高度传染性的伤口后换(气性坏疽、破伤风等)。换药后,洗手后才能给第二个病人更换。 (4)做好无菌准备。戴口罩帽子,洗手。 ◆ 3.物品的准备。 夹取的先后次序:先用者后取,后用者先取;先取干的,后取湿的;先取无刺激性的,后取有刺激性的;先取无色,再取无色。 三、换药的技术 ★第二步:解除敷料的方法 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 三、换药的技术 ★第二步:解除敷料的方法 敷料隔夜多已发干,粘贴在创面上正确的方法:用生理盐水将纱布浸透,使敷料容易与创面分离,再由敷料四周或已分离的一边,轻轻揭起。 三、换药的技术 ★第三步: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 1.缝合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手术后伤口。术后三天内呈暂时性水肿现象,针眼周围及缝线下可能发红,不能认为有感染。 消毒创口及其周围皮肤(范围大于所盖敷料),盖以无菌敷料即可。 橡皮引流多在24小时,烟卷引流多在48小时取出,脓肿引流有时需2-4周或更长时间。伤口缝合后,如经常自伤口内渗液或出血,则表示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拆线可能裂开。 三、换药的技术 手术后伤口 三、换药的技术 ★第三步: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 1.缝合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针眼脓疱。感染局限在缝线周围,患处发红,有1个或几个针眼周围暗红肿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针眼处可有脓液涌出。 较小的脓疱,可以挤出脓液,涂以碘伏。较大的脓疱,可将该处缝线拆除,若脓疱在单侧,抽线从患侧 拉出。 三、换药的技术 如何拆线:原则上是不得使原来显露在皮肤外面的线段经过皮下组织以免招致细菌污染。 三、换药的技术 ★第三步: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 1.缝合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浅层感染。可有伤口隆起,皮肤水肿,压痛。伤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