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市场竞争法 本章内容: 1、竞争法概述 2、反不正当竞争法 3、反垄断法 要求:了解竞争法的概念、对象、体系;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法垄断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的概念和作用 从字义上讲,“竞”为比赛,“争”为夺取。 竞争是指两个以上的主体为各自利益而互相争胜的活动。如体育竞争、商业竞争、国际竞争。 生物学意义上的竞争是指生物体为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达尔文在其名著《生物进化论》中所揭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对生物界竞争的最好写照。 从法学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竞争是指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为谋取有利的生存发展环境和尽量多的利润,以其他利害关系人为对手所进行的各种商业行为。本课程所称的竞争,是指市场竞争或商业竞争。 竞争一般发生在同行之间。 二、竞争的功能 (一)竞争的积极作用 1.竞争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竞争促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流动并优化配置。 3.竞争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二)竞争的消极作用1.竞争会造成资源浪费 2.竞争会破坏社会秩序 3.竞争会增加社会成本 4.竞争会导致垄断 5.竞争会引起两极分化 二、竞争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一)竞争法的概念 竞争法是指调整竞争关系的有机统一的法律规范系统。 (二)竞争法的基本内容 1.反不正当竞争法 2.反垄断法 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共5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doc 3.维护公平竞争的其他法律制度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该法第2章具体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的特征 1.行为的主体主要是经营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损害对象主要是同业竞争者的合法权利 (1)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人与相对人通常是同行业的经营者。不同行业的经营者之间,如电脑经销商与酒类经销商之间,发生不正当竞争的情况较少。即使他们之间发生了诋毁等行为,也应当按侵犯有关民事权利如名称权等侵权行为处理。 (2)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某食品制造商虚假宣传其生产的食品的药用价值与某种药品相媲美时,不同行业的经营者之间也会发生不正当竞争的情况。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类型 (一)假冒仿冒行为 假借和冒充其他经营者或其商品的名称、商标、质量和产地标志等,以使人混淆、产生误解的行为。 仿冒行为的表现形式: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知名商品; OPPO商标VSOCPO商标 NOKIA VSNOKLA 雀巢VS味事达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案例分析 大地啤酒厂生产的注册商标为“大地”牌的啤酒,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销售量逐年上升。1999年,该市天天啤酒厂将其生产、销售业务租赁给王某。王某将该厂“天天”牌商标上加盖“大地”印章,在瓶盖上冲压“大地”标志,并在推销时声称是与大地啤酒厂联营生产,致使许多消费者误以为是联营产品,基于对大地厂产品的信任而购买,结果使“大地”牌啤酒销售量逐渐下降。并且由于“天天”牌啤酒质量不如“大地”牌啤酒,许多消费者对大地啤酒厂的信任也降低了,该厂的市场信誉大受影响。 问题: 1.天天啤酒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为什么? 2.如果构成违法,应如何处理? (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公开宣传,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特征 1.宣传的本质是引人误解 2.宣传的方式是广告或其他方法 3.虚假宣传的对象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 1.宣传的本质是引人误解 所谓引人误解,是指宣传的内容会使购买者产生错误的联想、认识,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例1:某家具店广告上标示展销“意大利聚酯漆家具”,消费者一看还以为是从意大利进口的家具,实际上只是该家具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