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焊接质量管理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焊接质量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是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作的实施细则,是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凡从事检修工作的工作负责人、班组长、生产各部领导及专责工程师、安监人员、金属监督试验人员、总工程师、生产副厂长等必须熟悉本标准,并严格执行。 引用标准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参照了以下标准、资料: 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 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DL/T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焊工培训教材(初、中级本)/电力工业焊接分委员会等 锅炉产品质量证明书/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产品质量证明书/东方锅炉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300MW火电机组HG-1025/18.2-WM10型锅炉说明书/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Q/000-206.02-2000湖南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制定管理、工作标准的一般规定》 TDQ/105-204.07-2000湖南宝庆维护项目部企业标准《制定管理标准的规定》 3 本标准制定了我公司锅炉压力容器焊接方面应遵守的一般规定,对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焊接质量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对金属试验委托工作进行了规范,并根据不同材质、规格制订了相应的焊接工艺指导卡。 第一章 焊接的一般规定 1.1 焊前的要求 1.1.1 对焊工的基本要求: a. 必须取得焊工合格证,才能从事焊接工作。 b. 合格焊工不允许担任超越其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c. 合格焊工中断受监部件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者,再次担任受监部件焊接工作时,必须重新考核。 d. 合格焊工在施焊锅炉受热面管子前,应进行与实际条件相适应的模拟练习,经折断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焊接。 e. 焊工在施焊前必须做到三个明确:一是对所焊部件的材质要明确,二是对焊接的技术要求要明确,三是焊接工艺要明确。 f. 焊工应有良好的工艺作风,焊工在施焊前应认真熟悉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施焊,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当焊接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g. 凡与焊接工艺要求不符时(如坡口间隙过大、错口值超标、坡口处有杂物、坡口处有熔渣裂纹等),焊工应拒绝施焊。 h. 焊接作业前要检查工作场所,确认安全措施要到位。正确着装,高空作业时要系安全带,承压管道、氢气系统管道、油系统管道焊接前要确认安全隔离措施已到位。 1.1.2 焊接检验人员和热处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1.3 焊接前必须查明所焊材料的钢号,以便正确地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和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1.1.4 焊口的位置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焊口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施焊、检验及热处理。 b. 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箱外壁或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同根管子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 c. 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焊接、锻制成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边缘至少50 mm。同管道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500mm时,同管道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500mm。 d. 容器筒体的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封头弯曲起点不小于容器壁厚加15mm,且不小于25 mm。相互平行的两相邻焊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f. 带有纵向焊缝的筒体和封头,相邻两纵向焊缝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100 mm。 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可设置在焊缝或焊接热影响区内。 焊件组装对口时应将待焊件垫置牢固,防止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 1.1.5 焊件下料与坡口加工按下列要求进行: 1.1.5.1 焊件下料采用机械方法为宜。如用热加工法(如气割)下料,切口部分应留有加工余量,以除去淬硬层及过热金属。对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材用热加工法下料后,切口部分应先进行退火处理再行机械加工,加工后要经表面探伤检验合格。 1.1.5.2 坡口的制备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如使用火焰切割切制坡口,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按1.1.6 条的要求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理平整。 1.1.5.3 对承压管道采用热加工坡口(如气割),除应注意剽伤管壁外,还应做好防止熔渣掉入管道内的措施。 1.1.5.4 用热加工法(如气割)进行焊件下料或坡口加工后,严禁用淋水等方式对焊件进行急剧冷却,以免产生淬硬组织和微裂纹。 1.1.5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